
美媒关注:美国稀土不够用,旧手机、旧电脑回收走热 电子垃圾成新矿源
美国稀土资源短缺引发关注,促使旧手机、旧电脑回收热潮兴起,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大量废弃电子产品成为新的矿源,回收这些废弃物品,不仅可以解决稀土短缺问题,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电子垃圾处理不当会带来严重环境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回收和处理。
为减少对华稀土依赖,美国国防部上周斥资4亿美元购股,成为美国最大稀土生产商芒廷山口材料公司(MP Materials)的最大股东。与此同时,美国也开始关注电子垃圾回收作为另一个重要来源。包括废弃电脑、智能手机、服务器、家电、医疗设备在内的任何无法翻新再售的电子产品都可能被拆解回收,从中提取金、银、铜、镍、钢、铝、锂、钴以及其他对各行业制造商至关重要的金属。如今,美国回收商们越来越多地从这些电子垃圾中提取钕、镨、铽、镝等稀土元素。
瑞士嘉能可公司的全球回收业务负责人库纳尔·辛哈表示,直到最近,电子垃圾回收才被认真对待,成为一种重要的供应来源。然而,许多人尚未意识到这个行业的潜力。美国制造商长期依赖国内外供应商,尤其是中国企业提供所需的金属和稀土。随着供应链因关税、贸易政策和地缘局势被打乱,电子垃圾回收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美国进口大量电子产品,这些产品本身就含有金、铝和钢。全球电子协会总裁兼CEO约翰·米切尔认为,可以利用关税契机在国内加大回收利用那些原本需要从其他国家购买的商品。辛哈也表示,虽然大量采矿是必要的,但回收将发挥巨大作用。
特朗普宣布对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的关税后,铜价创下历史新高。目前美国约一半的铜依赖进口。在美国,一座新矿从发现到投产大约需要三十年,这使得回收铜显得更具吸引力。据能源数据公司伍德麦肯兹估算,到2050年,再生铜将满足45%的需求,而现在仅约占三分之一。
电子垃圾的泛滥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互联网催生了数字经济,电子产品呈指数级增长。此后,可再生能源、电动出行、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据国际电信联盟和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的最新估算,2022年全球电子垃圾产量达到6200万吨,较2010年增长82%。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升至8200万吨。报告指出,美国在2022年产生了近800万吨电子垃圾,但其中只有大约15%到20%被妥善回收。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BISWorld的数据,2024年电子垃圾回收行业创造了281亿美元的收入,预计该领域未来复合年均增长率可达8%。美国电子产品回收公司Full Circle Electronics首席执行官戴夫·戴利表示,一些设备更换周期提前导致大量电子垃圾进入仓库。CNBC指出,这与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为应对关税导致的电子产品价格提升而选择提前更换现有设备有关。
辛哈表示,世界很多地区对处理电子垃圾一直比较懒惰,导致大量废弃物被运往海外。眼下,电子垃圾出现了一种“本土化”趋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全球供应链,认为它们太长了,需要更加本地化。
一些初创公司更注重特定电子垃圾的回收。今年4月,位于马萨诸塞州的Illumynt公司宣布启动稀土元素回收计划。硬盘制造商西部数据也在4月宣布与微软及两家资源回收公司合作,从报废驱动器中提取稀土及其他有价值的元素。加拿大初创公司Cyclic Materials发明了一种从电动汽车发动机、风力涡轮机、核磁共振仪以及数据中心电子垃圾中回收稀土和其他金属的技术,计划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在亚利桑那州梅萨市建设其在美国的首个回收工厂。
报废的锂电池是另一个热门回收项目,可从中提取锂、铜、钴、镍、锰和铝,这些元素对电动车电池制造至关重要。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已重金投入其中。然而,由于特朗普政府出台了新的联邦支出法案,拜登《通胀削减法案》中的生产税收抵免可能被削减,从而影响相关项目。辛哈提醒不要把一家回收公司的前景全部押注在某项税收抵免上,因为这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他警告称,投资回收企业同样存在风险,许多初创公司虽然开发了新技术,但缺乏足够的商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