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签47国 入境游迎来“暑期档” 文旅项目丰富多彩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到来,入境游市场迎来利好消息,游客可以免签前往47个国家畅游,文旅项目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态势,从文化体验到自然景观,各种旅游活动为游客带来别样的体验,入境游市场迎来“暑期档”,预计将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今年上半年,中国免签政策持续扩容,外国人入境游市场迎来显著增长。正值暑期,各地结合城市历史文化特色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旅项目,为外国游客提供了全方位、沉浸式的旅游体验。
截至目前,适用中国单方面免签政策的国家达47个,适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国家达55个。这些政策的放宽极大地便利了外国人来华。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均呈现大幅度增长。北京作为重要入境口岸,上半年出入境外国人数量达290余万人次,占总量的29%,同比增长36.5%。
进入暑期后,海外学生和亲子家庭的研学入境游人数明显增加。7月1日至7月10日,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量达64万余人次,其中出入境外国人达17.1万人次,同比增长22.1%。北京边检总站研发上线旅客资料录入自动回填、航班旅客流量预测等8项应用程序,提升外籍人员通关效率约30%;在各执勤现场设立临时入境许可签发专用区域,新增11条临时入境许可专用通道,提高临时入境许可签发效率60%。
北京市依托城市资源禀赋,积极打造暑期研学游产品矩阵,丰富海内外学生和亲子家庭的游学体验。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夏日研学走读北京”10条研学主题线路,涵盖红色足迹、戏曲民俗、非遗体验、科技启蒙、地质考古、自然探秘等内容;针对入境游客,策划历史文化研学之旅、自然生态研学之旅、科技探索研学之旅、主题乐园欢乐之旅、非遗匠心传承之旅和双奥遗产探访之旅等6条暑期入境旅游主题线路。
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江苏等地也为入境游旅客准备了丰富的文旅大餐。上海边检总站推出了12367服务热线,7×24小时受理解答中外旅客出入境政策咨询,大力推行“机上填、线上报”的外国人入境卡填报模式,持续优化通关体验。上半年,上海边检机关累计查验入境外籍旅客近260万人次,同比增长44.8%。其中,超140万人次的外籍旅客利用免签政策和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从上海口岸入境,占入境外籍旅客总量的54%以上,同比增长228%。
从7月4日开始,上海启动2025“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聚焦让全球旅客好来、好玩、好购。7月至8月围绕暑期度假、亲子消费,9月至10月围绕文旅消费、赛事消费推出十大标杆活动,包括国际动漫月、上海旅游节暑期旅游季等。
进入暑期,江苏南京空港口岸客流持续攀升,以旅游观光为目的入境的外籍旅客大幅增长。上半年享受各类免签便利入(过)境南京的外籍旅客达4.5万人次,占入境外籍旅客总数的60.55%。江苏省在南京机场增加国际航班班次,在南京、无锡、扬州试点长三角跨省延签,高铁和网约专车提供双语服务,推出智能行程定制,并在全省4A级以上景区、大型超市等场所普及双语指示牌、开设境外游客景点预约绿色通道和紧急预约通道。
数据显示,这个暑假古都西安和烟火气十足的成都成为入境外国人的热门打卡城市。暑运前9天,选择从成都空港口岸入境的外国人达1.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61.4%。成都边检站共查验出入境人员16万余人次、航班1200余架次,同比分别增长17.8%、15.8%。四川省以“安逸四川”为核心品牌,通过文旅融合、国际合作、便利化服务升级等多维举措,打造入境游体验新标杆。成都推出“成都欧洲文化季”活动,举办电影周、摇滚演唱会等11场活动,推动与欧洲的文化交融。四川联合多部门组建“入境游便利化服务工作专班”,优化边检预审核、增设外币兑换点、推动ATM机多语种改造,并鼓励餐厅标注菜品辣度分级及过敏原信息。
同样迎来暑期入境游高峰客流的还有西安,截至7月9日,今年西安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1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4%。暑运以来,西安口岸出入境人员超5.6万人次,其中入境人员2.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46%、44%。西安推出“相聚长安 侨见未来”夏令营活动,吸引来自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国的40位华裔青少年,通过秦腔脸谱绘制、汉长安城考古体验等课程,促进文化根脉认同。“游陕西”平台上线智能客服“唐代姑娘”,支持中、英、俄三语实时问答,提供个性化游览路线推荐。秦砖汉瓦博物馆推出AR数字藏品,扫描展品即可观看烧制工艺动画;大唐西市博物馆通过元宇宙平台“大唐西市ONLINE”,让国际游客远程参与丝路商队模拟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