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外卖战再不停 就要喝出糖尿病了:羊毛特种兵狂欢

访客 2025-07-14 16:24:37 60166
外卖平台的激烈竞争引发了消费者的狂欢,但过度依赖外卖可能导致健康问题,有人担忧,如果不加以节制,频繁点外卖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等健康问题,特别是所谓的“羊毛特种兵狂欢”,更是让人担忧消费者的健康风险,在享受外卖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健康饮食和适度消费。

这个周末,外卖平台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打开手机,满屏都是补贴优惠广告。各种优惠活动不断加码,如满28元减18.8元、满20元减10元,甚至有平台直接推出“0元兑换券”。

在这波福利轰炸下,网友们乐此不疲,纷纷化身“羊毛特种兵”,生怕错过这波时代红利。有人揣着0元兑换券横扫商圈,从绝味鸭脖到喜茶、奈雪,再到蜜雪冰城、瑞幸,连喜姐炸串都没放过。还有人把日子过成“外卖连续剧”,一天点九个外卖,从早餐到宵夜安排得明明白白,甚至连第二天的都提前预订妥了。有人干脆开启囤货模式,奶茶等各种饮品塞满冰箱。

40度的高温天,连空气都在发烫,却挡不住大家排队的热情。中午快12点了,队伍依然看不到尽头。门店员工忙得不可开交,暑假工小哥哀嚎:“从早上五点站到晚上十一点,订单就没断过……我真的要累死了,你们不要再点了啊!”有些门店索性把密密麻麻的订单贴满墙,向来访者暗示“实在做不过来”。有的店员甚至因为太忙,直接塞给顾客一杯饮品就挥手让其离开。

这场外卖大战的受害者,首当其冲的是网友们的体重。有人坦言:“今年减肥最大的阻力就是这波福利,减肥年年有,商战可不常有,先吃了再说!”更有人夸张吐槽:“我才是最大受害者,再这么喝下去,怕不是要喝出糖尿病了!”

这场热闹非凡的外卖商战让人恍惚间回到2015年,那时外卖平台刚兴起抢市场,同样是优惠券飞舞的景象。夏季高温与暴雨天气频发,叠加暑假消费热潮的到来,让消费者更习惯依赖外卖满足日常需求。此时平台顺势推出优惠活动,既能精准契合消费需求,又能有效提升订单规模。

即时零售市场的强劲增长是核心驱动力,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已达6500亿元,同比增长28.89%。外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了各大平台争夺的战略高地。阿里将饿了么、飞猪并入电商事业群,着力打造大消费生态;美团依托成熟的配送网络持续拓展即时零售版图;京东则把外卖当作新业务的增长引擎。

对这些平台而言,外卖早已不是单一的点餐工具,而是串联起多元消费场景的重要纽带,在战略升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平台通过补贴吸引用户下单,既能在短期内拉升订单量,更能长期培养稳定的消费习惯。这场商战本质上是对未来消费入口的激烈争夺,谁能在这一领域建立起竞争优势,谁就能在大消费市场掌握更多话语权。

这场已经持续多年的外卖地盘争夺战,在最新阶段愈演愈烈,资本市场也随之波动。自6月底以来,高盛、汇丰等至少四家投行已将阿里巴巴的目标股价平均下调约8%。香港惠理集团投资总监骆晶表示:“这场竞争可能会持续比预期更久,相比上一次,几家主要玩家目前的财务状况更强,手头有更多现金,现金流状况也更好。”

野村控股估算,仅2025年第二季度,阿里、美团和京东就为各类折扣投入约40亿美元。高盛进一步预测,在2025年7月至2026年6月的12个月内,阿里外卖业务将亏损410亿元人民币(约合57亿美元),相当于截至2025年3月财年净利润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期京东外卖业务将亏损260亿元人民币,美团息税前利润(EBIT)将减少250亿元人民币。

所有平台都希望成为用户的“每日必用App”,最终,当几家主要玩家之间达到均衡,这场补贴大战才会结束,但目前还看不到任何降温迹象。网友们却清醒得很,大家都明白眼下的优惠只是一时表象,就像当年的商战一样,尘埃落定后价格大概率会回调。至于这场外卖大战将持续到何时,目前还难有定论。作为普通人,面对满屏优惠,能做的似乎就是痛快地薅一次羊毛。不少人也盼着这几家能长久地竞争下去,而不是走向一家独大。毕竟充分的竞争,才能让消费者持续享受便利与实惠。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