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重庆通报患者使用临床研究抗癌药 调查结果公布

访客 2025-07-14 08:14:09 65521
重庆公布患者使用临床研究抗癌药调查结果,经过调查,相关情况已经明朗,该事件涉及患者使用临床研究中的抗癌药物,引起了广泛关注,经过详细调查,相关部门已经对此事进行了通报,并公开了调查结果,整个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理,相关责任人也已经得到了处理,此次事件也提醒了各方要更加重视医疗安全和药物使用监管。

7月13日,重庆卫生健康和药品监管联合调查组发布了关于患者使用临床研究抗癌药情况的通报。

近期,重庆市两名患者使用临床研究抗癌药的情况引起了社会关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重庆市药监局、沙坪坝区人民政府等单位迅速组成联合调查组,通过走访调查、现场检查等方式开展调查核实。

患者李某美于2013年6月被诊断为宫颈癌并进行手术治疗。2016年8月起,她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后续治疗,主治医生为李某。2023年8月,李某美的病情复发并转移,经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建议进行PD-L1检测,结果为阳性。医生李某推荐她使用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李某美通过其他人员获取了康方药业销售人员冉某元的联系方式,并于2024年4月17日开始自行在院外购买使用该药。

患者唐某莲于2017年6月被诊断为宫颈癌并进行手术治疗。2024年1月,唐某莲因右下腹隐痛在肿瘤医院就诊,诊断为宫颈癌术后复发并转移。经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建议进行放疗+化疗+免疫联合治疗,其中免疫治疗方案推荐使用帕博利珠单抗。唐某莲在医生李某推荐下选择了价格相对便宜的卡度尼利单抗,并于2024年1月30日开始自行在院外购买使用该药。

联合调查组对医生李某的医疗行为进行了核实。调查显示,李某在推荐治疗方案时口头告知了患者用药可能引起的相关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宫颈癌诊疗指南(2023版)》,李某的行为属于正常诊疗活动范畴。但李某向患者唐某莲推荐销售人员冉某元的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进一步调查发现,李某存在应患者要求补开处方的违规行为。相关部门对李某给予了警告、约谈、暂停处方权等处理。同时,市卫生健康委对肿瘤医院进行了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

关于患者获取药品的调查情况显示,卡度尼利单抗于2022年6月28日作为Ⅰ类创新药获批上市,市场销售价格为13220元/支。患者可通过药店自费购买、申请慈善赠药或入组临床研究项目等途径合规获取该药品。冉某元为提高销售业绩,承诺购买6支药品即可免费获得1年的用药。李某美和唐某莲分别获取了70支和90支药品,包括自费购买、慈善赠药和免费领取的临床研究药品。

针对临床研究药品来源渠道的调查处置情况,调查显示,康方药业销售人员通过伪造医院研究立项文件和伦理审批文件,从企业套取临床研究药品,并通过冷链配送至药店供患者免费领取。公安机关已对相关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和批评。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涉及的3家药店给予警告处罚。

关于涉事药品质量的核查情况,卡度尼利单抗于2022年6月28日经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与正常上市销售的药品均按照国家批准的药品标准及处方工艺进行生产,未发现存在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此外,两名患者领取药品后到沙坪坝区刘某芬诊所输注。该诊所具备合法资质,可以开展输液服务。调查发现,该诊所存在医务人员对输注药品未认真核查、未规范书写医疗文书等违规行为。相关部门已立案调查,责令立即整改,并对涉案诊所和涉事医生进行了处罚。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