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无缘外卖大战奶茶店员称很羡慕 奶茶狂欢背后的商业战

访客 2025-07-13 13:58:34 63877
奶茶店员表示无缘参与外卖大战,羡慕奶茶行业的繁荣与商业竞争,奶茶狂欢背后隐藏着激烈的商业战争,各大品牌通过创新、营销和优质服务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外卖平台的崛起进一步推动了奶茶行业的发展,奶茶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7月5日下午6点,上海某蜜雪冰城门店的打印机突然开始疯狂吐单。店员小王看着不断延伸的外卖小票逐渐铺满地面,最终拖到了马路对面。与此同时,美团App的后台数据显示,平台即时零售订单正以每分钟10万单的速度激增。两小时后,这个数字突破了1亿单大关,其中餐饮订单占比超过83%,而奶茶品类占据了这些订单的惊人比例。这场由外卖平台补贴引发的“奶茶狂欢”在全国范围内上演着魔幻现实主义的商业戏剧。

无缘外卖大战奶茶店员称很羡慕 奶茶狂欢背后的商业战

跑了五年外卖的骑手卢师傅表示,当天他的时薪首次突破百元,接单量达到平日的三倍。但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配送压力——由于奶茶店产能跟不上,他经常需要在门店等待超过40分钟。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各地上演,南京一位兼职骑手晒出的收入截图显示,他当天用6.5小时跑完36单,收入达到1029元,其中包括平台发放的高温关怀金和阶梯奖励。

无缘外卖大战奶茶店员称很羡慕 奶茶狂欢背后的商业战

消费者端同样呈现疯狂景象。北京朝阳区的赵女士展示了塞满冰箱的17杯不同品牌奶茶,这些都是她用平台发放的“满25减25”优惠券零元购得的。社交平台上,“#冰箱囤奶茶#”的话题阅读量一夜之间突破2亿,大量用户晒出自己用几分钱甚至零元买到原价二三十元奶茶的订单截图。这种薅羊毛的狂欢直接导致美团服务器在晚间6点左右出现短暂崩溃,平台随后发布公告称这是“因用户下单量突破历史峰值触发的服务器限流保护”。

无缘外卖大战奶茶店员称很羡慕 奶茶狂欢背后的商业战

看似突然的流量爆发实则是外卖平台长期竞争白热化的表现。数据显示,淘宝闪购刚宣布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其餐饮订单随即环比增长170%。三天后,美团以创纪录的1.2亿日订单量作出回应。业内人士分析,两大平台选择奶茶作为补贴主战场具有精准的商业考量:奶茶品类单价适中、制作标准化程度高,既能满足消费者即时满足感,又不会对平台造成过重的配送压力。更重要的是,奶茶消费群体与外卖平台核心用户高度重合,是获取新用户和提升老用户活跃度的理想抓手。

在这场补贴大战中,平台采用的策略也耐人寻味。美团推出的“0元购”红包券设置了精妙的使用规则:选择外送需要满足一定起送额并支付配送费,而到店自取则完全免费。这既刺激了订单量增长,又巧妙地将部分配送成本转嫁给商家。淘宝闪购则采取更直接的满减策略,其“满18减18”的新人专享红包在三四线城市尤其受欢迎。两种模式背后反映的是平台对市场份额的不同诉求。

当消费者为免费奶茶欢呼、骑手为高额收入兴奋时,产业链中最关键的环节——商家却陷入了集体焦虑。济南世茂广场一家沪上阿姨门店的店员表示,7月5日他们4个人制作了近3000杯饮品,是平日销量的15倍。“参与平台0元活动的美式咖啡,我们每杯要倒贴3元原料成本。”这位不愿具名的店员说。更严峻的是人力成本,多家奶茶店不得不临时雇佣暑期工应对爆单,有学生工在社交平台哭诉“一边做奶茶一边被骑手催单,下班后蹲在马路边哭”。

平台间的补贴大战还暴露出更深层的问题。一方面,瞬时爆发的订单量远超商家正常运营能力,导致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双双下滑;另一方面,这种非理性的消费行为难以持续,一旦补贴退潮,商家将面临用户流失和库存积压的双重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6日资本市场,虽然茶饮概念股普遍上涨,但美团和阿里巴巴股价却分别下跌4%和2.5%,反映出投资者对这场消耗战的谨慎态度。

这场由两大平台主导的奶茶狂欢本质上是一场关于流量、数据和用户时长的争夺战。当外卖行业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竞争,平台不得不通过更激进的补贴来维持增长曲线。但历史经验表明,靠烧钱换来的市场地位往往难以持续。在消费者薅完羊毛、骑手赚够补贴、商家消化完库存后,外卖市场需要的或许不是又一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战,而是真正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创新。毕竟,当奶茶不再是饮品而成为流量工具时,这个行业距离健康发展的轨道已经越来越远。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