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特朗普为何此时公布对多国关税决定 谈判施压信号

访客 2025-07-09 17:54:38 60288
特朗普公布对多国关税决定的原因可能是为了在国际谈判中施加压力,此举可能涉及到贸易平衡、经济利益或政治目的,通过调整关税政策来影响其他国家的决策和态度,此举也可能是在回应国内产业需求或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具体的动机和背后的原因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解读。

美国东部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致14个国家的信函,明确设定了这些国家部分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随着这些信函的披露,“关税信函”这一词汇引发了广泛关注。这种形式接近于传统外交信函,用于表达立场、传达诉求和沟通协调。尽管数字通信已成主流,国与国之间在涉及敏感议题时仍倾向于使用书面形式传递关键信息。

特朗普为何此时公布对多国关税决定 谈判施压信号

早在今年5月中旬,特朗普就表示,由于无法与所有贸易伙伴逐一会面,美国将选择部分国家通过书面信函的方式传达关税政策。他强调,这些信中将“告诉他们,在美国做生意,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6月3日,白宫方面证实,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向相关国家发出信函,提醒其关税谈判即将进入最后倒计时。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收信国官员对外媒提到,这封信的措辞保留一定空间,意在“引导谈判方向”。

特朗普称自己“更倾向通过信函来推进进程”,理由是“省时、省力”。然而,眼看此前设置的关税生效时间7月9日将至,特朗普集中发出一批“关税信函”,且涉及的国家包含了正在谈判中的贸易对象,甚至包含声称已经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这与他此前给出的“无法与所有贸易伙伴逐一会面”的理由不大相符。

特朗普最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两封“关税信函”是写给日本和韩国的。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2024年,美国对日韩的贸易逆差都超过600亿美元。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信强表示,日韩作为美方在亚太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未能率先达成协议,这让特朗普感到不满。因此,首先点名这两个传统“盟友”,释放出了明显的敲打信号。

然而,这种敲打可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今年来,两个国家都曾在关税问题上对美国发出过强硬表态,特别是汽车关税。美国是日本和韩国最大的汽车出口目的地,两国对美出口汽车分别占其总出口的30%和近一半。顶着国内产业界的压力,日本政府和韩国政府面对美国的威胁,很难轻易降低筹码。

除日韩外,其他国家在第一轮收到“关税信函”似乎在意料之外。从对美贸易情况来看,其余国家没有一个位列美国贸易伙伴的前十名。信强表示,对这些国家发送“关税信函”,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可以看出,针对不同国家的谈判情况,美国的“关税信函”暗含不同的目的,但根本目的是谈判施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表示,除了施压之外,特朗普还希望以一种白纸黑字的方式,扭转他在关税谈判中反复不确定的形象。然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样的行为适得其反。

当前美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新的关税税率将于8月1日起正式生效,在此之前,各国仍有谈判的余地。然而,原本7月9日起,新的关税税率就应该参照4月2日公布的对等关税税率而被确定下来。这次特朗普不仅推迟了时间,还搞出“关税信函”给各国设定新税率,暴露出美国政治决策的不确定性。关税谈判远比特朗普预计的要棘手,仅仅两周时间,不够美国去处理这样一个乱摊子。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