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余所“双一流”高校,密集成立新学院!聚焦前沿领域创新人才培养
近期,十余所双一流高校纷纷成立新学院,旨在聚焦前沿领域创新人才培养,这些新学院的成立,旨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人才,这些学院将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前沿领域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十余所“双一流”高校,密集成立新学院!聚焦前沿领域创新人才培养。近日,多所双一流高校宣布成立新学院,聚焦绿色发展、量子科技、空天技术、未来工程等前沿领域,旨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布局。
武汉大学成立了机器人学院,于7月2日揭牌。该学院启动了“天问领航”计划1.0,与华为、优必选等13家机器人领域头部企业合作,并将从小米、宇树等企业聘请10名产业教授。武大机器人学院计划在2025年招收90名本科新生。
西安交通大学的创新港学院在6月30日揭牌,依托西部科技创新港,联合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共同建设,构建“1+U+E”组织模式,推动全省高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提升科教资源创新效能,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示范区和新高地。
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于6月22日成立,现场进行了多项校企合作签约。该学院源自1908年设立的电机专科,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影响深远的院系之一,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上海财经大学财税投资学院也在6月28日成立。院长范子英表示,学院将积极拥抱时代和科技变革,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布局交叉学科,实现三学合一、双向赋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与市场发展贡献力量。
同一天,上海体育大学成立了智慧体育工程学院和教练员学院。智慧体育工程学院将聚焦体育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通过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教练员学院则致力于系统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推动教练员队伍建设由单一培训向系统化培养转型升级。
复旦大学法医学与法庭科学学院于6月7日揭牌,国际著名法庭科学鉴识专家李昌钰获颁名誉教授证书。该学院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创新能力的法医学和法庭科学拔尖人才,推进法医学一级学科发展和新医科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在珠海校区正式揭牌,重点构建“教研融合、产教协同、科教融汇”的创新生态体系,聚焦绿色、低碳、健康、智慧技术,为服务国家战略提供北师大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划于2025年成立量子科技学院,瞄准量子精密测量、量子计算操作系统等关键方向,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量子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同时,中法未来科技学院也将于2025年5月成立,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合作举办,致力于培养卓越国际工程师人才。
北京理工大学空天科学与技术学院将于2025年6月14日揭牌,前身是2008年组建的宇航学院,在跨域精打、空天动力等方向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为国家航空航天和重点科技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学院于2025年5月成立,旨在培养数智时代兼具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信息传播人才,设有多个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是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基地、科研重镇和高端智库。
天津工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在6月6日成立,校长姜勇表示,学院将聚焦高端芯片与柔性光子交叉领域,依托物理、材料科学等基础学科,研究方向涉及基础材料、器件理论、制造工艺和系统集成,解决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