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卖大战约谈背后:“理性”是前提,“竞争”是手段,“发展”是落点 构建多方共赢生态
针对外卖大战,各方应以“理性”为前提,通过合理的“竞争”手段,最终实现“发展”的落点,构建多方共赢的生态,竞争应在遵守法规、尊重消费者利益的基础上展开,推动行业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各外卖平台需寻求合作与共赢,共同营造和谐的市场环境。
外卖大战约谈背后:“理性”是前提,“竞争”是手段,“发展”是落点 构建多方共赢生态。外卖行业的竞争进入新阶段,监管部门提出“理性竞争”、“良好生态”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态度。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家平台企业,要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5月份的约谈中,市场监管总局强调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对比两次约谈措辞,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发展”的再次强调以及“共赢”概念的首次出现。
从监管要求来看,7月份的约谈增加了对促销行为的具体要求,显示出监管更加细化。同时,监管目标也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扩展到“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表明外卖大战不仅涉及平台经济,还关系到整个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服务消费的持续提振。
回顾历史,类似的情况在五年前的社区团购大战中也曾发生。监管介入后,从价格治理逐步转向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创新。无论是社区团购还是外卖行业,充分的良性竞争有助于发掘真实需求,最终市场规模的增长来自于模式创新带来的真实需求增加。多平台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以为商家提供更多选择,消费者也能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释放更大的市场活力,提升骑手待遇。
监管的核心在于让市场良性发展,“发展”是目的,“理性”是前提,“竞争”是手段。补贴作为一种营销工具,关键在于其意图。建设性营销能够创造增量需求,而恶性竞争只会制造短时无效需求。最近的约谈措辞明确表示要鼓励“长出脑子的理性竞争”。
我们需要的是理性竞争,既不是恶性竞争也不是不竞争。平台应将资源投入到面向未来的增量需求与行业创新上,避免无意义的存量搏杀。维护经营秩序,保护商家与骑手利益,尤其是中小商家的利益,通过技术进步帮助这些商家提升服务能力,扩大生意增量空间,保障合理利润。同时,平台补贴与优惠应推动模式创新,扩大市场规模,寻找新的增长点,让更多商业形态参与到新模式中来。
当前国家政策的重点是扩内需和反内卷,两者相辅相成。只有扩大内需,才能真正实现反内卷。在这个大趋势下,外卖平台巨头们应以其丰富的资源,成为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创造增量、激励创新的力量,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助推向消费型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