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辉超市“胖东来化”后上半年业绩 亏损加剧转型阵痛
永辉超市在经历“胖东来化”转型后,上半年业绩出现亏损加剧的现象,面临转型阵痛,公司正在经历业绩压力的挑战,此次转型可能涉及企业策略调整、运营模式变革等方面,导致业绩波动,公司正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和业绩压力,未来如何平衡转型与业绩将是公司面临的重要挑战。
7月14日,永辉超市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3亿元。根据一季度财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8亿元,归母净利1.47亿元,扣非净利1.37亿元。推算显示,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永辉超市归母净利亏损约3.87亿元,扣非净利亏损约9.67亿元。
从一季度的盈利到二季度的亏损,表明其调改转型进入关键阶段。上半年,永辉超市调改开业93家门店,同时关闭了227家长期亏损的门店。近年来,受行业趋势及特殊情况影响,永辉超市净利润波动较大。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上半年,其营收分别为411.76亿元、505.16亿元、468.27亿元、487.32亿元、420.27亿元、377.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9亿元、18.54亿元、-10.83亿元、1.12亿元、3.74亿元、2.75亿元。2025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创下除2021年特殊情况外的最大亏损纪录。
关于亏损原因,永辉超市在公告中解释称,2025年公司进入转型的关键期和持续阵痛期,上半年共调改开业93家门店,门店调改需经历歇业装修、新设备投入、旧资产报废、重开业支出、人员技能爬坡等过程。此外,报告期内关闭227家长期亏损的门店,闭店过程中产生租赁赔偿、人员赔偿、商品出清和资产报废等成本费用。公司还对商品供应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建立“品质零售”的商品心智和合作共生的供零关系,完成了大量供应商和商品的升级汰换。
自2024年6月19日全国首家胖东来帮扶调改店——郑州信万广场店开业以来,永辉超市在全国范围开展胖东来模式调改工作。截至发稿日,永辉超市全国已开业门店共534家,已开业调改店共132家,调改门店占比达近25%。7月11日,永辉超市公布第六批调改门店清单,共涉及34家门店,预计将于今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调改并开业。届时,永辉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将突破208家,覆盖75座城市,调改门店占比或将超过40%。根据全年规划,将在2026年农历春节前完成总计300家门店的调改目标。
业内人士表示,永辉超市学习胖东来模式进行自主调改,除了学习胖东来的装修设计、产品结构外,胖东来的服务理念、员工关怀也非常重要。服务理念的落地需要时间沉淀,是建立在提升员工待遇、完善激励机制的基础上,这将大大增加人力成本压力。随着调改门店数量持续增加,永辉超市的财务压力短期内或难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