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起全国医保大检查启动 监管风暴来临
全国医保大检查将于8月启动,监管风暴来临,此次检查旨在加强对医保基金的监管,确保医保资金的安全和合规使用,此次行动将全面覆盖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检查医保基金使用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包括虚假报销、超标准收费等问题,此次大检查将加强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以保障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全国医保大检查启动,监管风暴来临,旨在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和合规使用,全面覆盖各类医疗机构,重点检查违规行为,严厉打击虚假报销、超标准收费等问题。
8月起全国医保大检查启动 监管风暴来临!疫情后时代,一场关于全民“救命钱”的保卫战在全国各地悄然打响。内蒙古赤峰市医保局服务大厅的公告栏前,一位药店老板盯着最新名单沉默不语——768家主动退出医保的零售药店中,他的门店赫然在列。这并非孤例:仅乌兰察布市就有215家药店主动解除医保协议;赤峰市超过70%的退出药店属于“自愿离场”。全国范围内,医保定点药店的“退潮”正加速蔓延。
7月1日,全国药品“扫码结算”制度全面落地,所有医保定点机构销售药品必须扫描追溯码才能结算。这一举措看似简单,却是监管部门向医保欺诈行为发起的凌厉一击。湖南省医保局宣布,7月至9月将倒查2023年1月1日以来的医保基金使用数据;河北、辽宁等十余省份同步启动省级飞行检查。国家医保局计划在8月部署第二阶段专项核查,直指诱导参保人年底“冲顶消费”等行为。
检查对象主要聚焦四个领域:医保基金赤字风险统筹区、住院率异常增高或业务量异常增长的医药机构、药品追溯码应用滞后的机构,以及有重点问题线索的统筹区和定点医药机构。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副司长谢章澍明确表示,基金赤字必查,拖欠医药机构结算金必查,药品追溯码扫码滞后必查,地方监管不力必查。
技术加持让违规无所遁形——全国已归集398.85亿条药品追溯码,日均500万人次扫码验真。到明年元旦,所有药品将实现依码结算,无码不付。一位基层医保工作者坦言:“以前查处违规要翻箱倒柜找票据,现在只需点几下鼠标,系统就能自动比对出异常数据。药店想搞小动作,几乎没有可能了。”
为何如此多的药店主动退出医保?背后原因复杂。数据显示,平均每天有107家药店倒闭,预计到2025年将有5至10万家药店关门。最直接的压力来自监管高压。内蒙古镶黄旗六家药店被突击核对“进销存”数据;云南福贡县严查超量开药、追溯码重复。违规一旦被查实,轻则罚款,重则取消医保资质,甚至面临刑事责任。
更深层的挤压来自政策与市场双重夹击:一方面,集采药品利润被锁死在15%以内,另一方面,个账资金缩水导致药店医保收入锐减2000亿元。一位连锁药店区域经理无奈表示:“以前医保资质是金招牌,现在成了高压线。”合规成本激增,客流被线上药房稀释,单店服务人数从3000人降至2000人,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一位药店经营者表示:“每天光‘扫码’这一项,就要增加一名专职人员,人力成本上涨,营业额却在下降,这笔账怎么算都不划算。”
飞检清单直指七大要害:空刷医保卡、伪造处方、倒卖“回流药”居首。国家医保局最新通报的典型案例触目惊心:兰州某药房长期敛聚居民医保卡,套刷门诊统筹药品后倒卖;某医保结算药品五天后竟出现在另一家药店。更隐蔽的是串换药品——用低价药医保编码结算高价保健品。这些灰色操作在扫码制度下将无处藏身:每盒药的电子身份证记录全流程,重复结算即刻预警。
行业正在经历痛苦蜕变。湖南要求城区每个街道至少配置1家门诊统筹药店和慢特病药店;头部连锁加速转向DTP药房(特药专供)和慢病管理,通过专业服务获取统筹支付。另一批药店则剥离医保依赖,转型便民健康站——聚焦医美产品、家用器械等自费品类。正如一位从业者所言:“要么靠专业能力接处方,要么靠健康服务赚毛利,中间地带只剩死路。”
南京多家老牌药店已转型为“健康便利店”,增设营养咨询、慢病管理等服务;广州部分药店将店面一分为二,一半保留医保业务,一半发展保健品和医美产品。这种“左右手”模式成为过渡期的生存策略。2025年医保飞检在监管技术上实现了颠覆性升级,引入了“互联网+飞检”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在线审核和数据分析,提高检查效率和准确性。
当扫码枪“嘀嘀”声在药店响起,当飞检组推门而入,这场关乎全民“救命钱”的保卫战已无退路。医保专家指出,药店退潮并非坏事,而是行业优化升级的必经阶段。“真正专业的药店不怕监管,反而会因为市场净化而获益。”全国医药连锁协会副会长冯明竹表示,“未来五年,药店数量可能减少30%,但留下的都将是更符合百姓需求的专业药店。”对消费者而言,短期可能面临“买药难”问题,但长远看,随着药品追溯系统完善,药品安全将得到更好保障,虚高药价也将被进一步挤压。当我们走进未来的药店,或许不再只是买药,而是获得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而这正是医保改革推动行业变革的最终目标——让医保基金发挥最大效益,让百姓获得更优质的医药服务。这场“阵痛”之后,才是真正的“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