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北京一男子在小龙河溺亡!警惕,已进入高发期 远离野外水域

访客 2025-07-14 17:23:37 77483
北京一男子不幸在小龙河溺亡,提醒广大市民警惕溺水事故高发期,特别是远离野外水域,随着天气逐渐变暖,许多人会选择到河边游玩,但野外水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如不明水深、河床状况等,容易发生意外,呼吁市民注意自身安全,切勿冒险涉水,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7月12日晚,一名中年男子在丰台区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内的小龙河不幸溺亡。小龙河的水质为中水,不适合游泳,水务部门在河岸两侧立着多块警示牌。目前,小龙河两岸已被警戒线围起,沿岸也有保安人员劝阻市民下水,广播循环提示切勿下水,但仍有个别市民趁保安不注意执意下水游泳。

北京一男子在小龙河溺亡!警惕,已进入高发期 远离野外水域

近期全国多地发生多起溺水悲剧。例如,7月7日下午5点多,广西南宁一名约18岁的男同学在邕江边游玩时不慎滑入江中溺亡。同日,山东青岛一名女游客为捡手机跌落海中,所幸被成功救起。7月6日,广西桂林一对20岁左右的亲兄弟在雁山区柘木镇油麻滩附近游玩时不幸溺亡。当天下午,北京永定河畔,一男孩为捡拾掉落在水中的玩具水枪险些溺水,父亲下水救孩子时父子俩遭遇水下“深潭”,幸好遇到岸边游客及时出手相救,最终化险为夷。

北京一男子在小龙河溺亡!警惕,已进入高发期 远离野外水域

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许多溺水事故发生在江河、水库、水塘、溪流、水潭等野外水域,这些地方的危险程度往往超出想象。野外水域的水况复杂,可能有暗流、漩涡、水草等,容易发生意外。水质未经消毒,细菌多,与皮肤伤口接触可能导致病毒或寄生虫入侵。天气转暖时,水面与水下温差大,极易造成抽筋,增加呛水甚至溺亡风险。此外,野外水域通常人员稀少,一旦发生意外,难以及时求救或被救。

北京一男子在小龙河溺亡!警惕,已进入高发期 远离野外水域

遭遇溺水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慌张,不要乱抓或胡乱呼喊。接下来屏住呼吸,双手在前,头向后仰用嘴呼吸,手贴水面伸到头顶,下颌上仰,膝盖微屈。落水后应尽可能抓住身边可漂浮物,如泡沫塑料、木板或空塑料瓶等,先让自己浮起,再观察周围情况,寻找机会逃生。

北京应急提醒,户外游玩时切勿擅自在未对公众开放的水域进行垂钓、野泳、游船等活动,也不要在滩涂、河道、山脚、泄洪道等地游览、野营和露宿,以防发生意外。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