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保基金不是商家唐僧肉 警惕药店“阴阳价格”陷阱
医保基金是民众的重要福利,不应被商家视为唐僧肉,消费者需警惕药店中的阴阳价格陷阱,确保医保基金的使用安全,药店应严格遵守价格规定,不得利用医保基金牟取不当利益,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维护自身权益,共同守护医保基金的安全。
近日,重庆的邓女士在一家药店购买三黄片时遇到了奇怪的情况。店员告诉她,如果用现金支付,一盒药的价格是18元;但若使用医保卡个人账户支付,则需支付26元。面对这种明显不合理的价格差异,邓女士拒绝付款,并最终在另一家非定点药店以16元的价格购得同款药物。
邓女士的经历引发了人们对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的信任问题的关注。一直以来,这类药店因其严格的服务质量标准而受到参保人员的信任。然而,现在一些药店却出现了“坐地起价”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还可能对药品市场的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对于同一药品医保价格高于现金价格的现象,调查发现,原因之一可能是药店的资金周转率受到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手续费问题。然而,这些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何价格会相差如此之大。
专家指出,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药店都不应推行“阴阳价格”。这种行为违反了价格法中关于“明码标价”的规定,涉嫌价格欺诈,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参保人的利益。此外,进入医保系统的药店通常能提高销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定价,忽视消费者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邓女士所遇到的情况并非个例。一些药店可能利用参保人认为“不需要自己出钱”的心理,从中获利。实际上,职工医保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同样属于医保基金的一部分,不应被滥用。
医保基金应当用于真正需要的地方,而不是成为商家牟利的工具。“阴阳价格”不仅侵犯了参保人的合法权益,也可能误导公众认为这是国家政策所致。因此,相关部门应对这种现象进行深入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纠正。参保人如遇此类情况,可以通过向物价部门投诉或向医保局举报的方式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