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美印贸易谈判为什么谈崩了 农业与乳制品成红线

访客 2025-07-07 09:07:23 21464
美印贸易谈判因农业和乳制品问题陷入僵局,印度坚持保护其农业和乳制品产业,不愿接受美国对其农产品市场的开放要求,美国则希望扩大农产品市场准入,双方在这一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导致谈判破裂,双方需进一步沟通和协商,寻求解决方案,以推动贸易关系的发展。

当地时间4日,印度通知世贸组织(WTO)将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印度向WTO发送的通知文件显示,美国对汽车及部分汽车零部件征收的25%关税将影响印度价值28.9亿美元的出口。印度表示,美国征收的关税总额将达7.25亿美元,新德里将对原产于美国的产品征收相同金额的关税。不过,通知文件中未明确说明关税税率以及可能对哪些商品征收关税。

美印贸易谈判为什么谈崩了 农业与乳制品成红线

这是时隔近两个月,印度再次向WTO发送此类通知文件。在5月13日,印度曾通知WTO,将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以应对美国作为保障措施推出的钢铝关税。目前,美国和印度正试图在7月9日关税暂停期期限到来之前达成贸易谈判协议,否则按照特朗普政府出台的所谓“对等关税”,美方将对所有进口印度商品征收26%的关税。

印度向WTO发送的通知文件称,拟根据《保障措施协定》第12.5条第8.2款规定,暂停履行《保障措施协定》第8.2条规定的减让和其他义务。印度指出,美国采取了一项保障措施,对进口乘用车和轻型卡车以及某些汽车零部件提高25%的从价关税。这些措施自2025年5月3日起适用于汽车零部件,且无限期有效。印度认为,美国尚未向WTO通报这些措施,但其本质上属于保障措施,并不符合《1994年关贸总协定》(GATT)和《保障措施协定》。通常,根据《保障措施协定》,相关双方应当进行磋商,但此次印度表示,磋商尚未进行。因此,印度保留在本通知发布之日起30天后暂停减让或其他义务的权利,并提议的暂停减让将导致对原产于美国的产品征收7.2375亿美元关税。

今年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令,宣布自2025年3月12日起,对美国从所有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的关税。印度彼时表示,美国尚未向WTO通报上述措施,但这些措施实质上是保障措施。在此背景下,印度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某些产品提高关税,征税额将达19.1亿美元。

美印谈判的主要分歧之一是印度不愿开放其农业和乳业市场。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此前表示,农业和乳制品是双方贸易谈判中的两大红线。据报道,2日,美国和印度就关税问题展开新一轮磋商,但双方在农业和乳制品问题上仍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印度方面的数据显示,农业及其相关领域占印度经济总量的16%,养活了该国14亿人口中的近一半。由于农民仍是最具影响力的投票群体,莫迪政府四年前在试图推动有争议的农业法案时,也作出了罕见让步。印度一贯将农业排除在与其他国家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之外。分析认为,如果此次印度向美国开放市场,这也可能迫使印度向其他贸易伙伴提供类似让步。

目前,美国正敦促印度开放市场,允许进口包括乳制品、家禽、玉米、大豆、大米、小麦、乙醇、柑橘类水果、杏仁、山核桃、苹果、葡萄、罐装桃子、巧克力、饼干和冷冻薯条在内的多种美国产品。尽管印度愿意给予美国干果和苹果更大的市场准入,但其对玉米、大豆、小麦和乳制品的进口持保留态度。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