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媒体评幼儿血铅异常:应打捞公信力 透明处置刻不容缓

访客 2025-07-06 21:02:37 27259
媒体对幼儿血铅异常事件进行评论,指出公信力的重要性,并强调透明处置刻不容缓,针对此类事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公众知情权和健康权益,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建立透明公开的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确保公众能够了解事件的真相和进展,公信力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并加强打捞,只有通过透明处置和公开沟通,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

7月1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分局接到群众举报,查获一起幼儿园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部分幼儿血铅异常的案件。事发后,相关专家和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医疗保障及调查处置等工作,并对涉事幼儿园负责人立案侦查。

媒体评幼儿血铅异常:应打捞公信力 透明处置刻不容缓

然而,事件后续出现了让人困惑的情况。多名家长表示,天水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口头通知他们孩子的血铅检查结果正常,但西安市中心医院的检测报告显示,孩子的血铅指标超过了正常值。一位家长称:“天水那边通知我们血铅检测结果33.78ug/L,来西安检测结果是441ug/L。”而儿童血铅正常参考值应低于100ug/L。

媒体评幼儿血铅异常:应打捞公信力 透明处置刻不容缓

幼儿园本该是最安全的地方,现在却成了血铅异常的源头,这不仅直接伤害了儿童,也冲击了社会的安全感。面对这样的情况,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涉事幼儿园都应给予充分重视。通过权威调查,及时追溯危险源,排查受害者数量,尽最大努力医治和善后,减轻对幼儿的伤害,并依法依规严肃追责,这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但种种迹象表明,事件的处置似乎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事发数天后,当地仍未公开披露调查结论,甚至违规使用的添加剂信息也未明确。据媒体报道,7月3日,当地有关部门曾组织涉事家长通报有关情况,但现场不允许家长录音录像。这种态度与公众的关注程度形成了巨大反差。更令人不安的是,之前的通报中强调“当地对血铅异常幼儿的医治和营养干预、心理疏导等工作正在科学有序进行”,但从不少家长的反映来看,一边是当地口头告知检测结果正常,另一边却是异地检测结果异常,这使得到底有多少幼儿血铅异常这一关键问题变得模糊不清。

客观来说,目前的公开信息还不足以得出存在人为干预检测结果的结论。有家长反映,即便在西安不同医院,检测结果也存在差异。无论如何,不同地方和不同机构检测结果的巨大差异提醒相关方面,对于血铅异常儿童的排查,仍缺乏一个权威的结论。事件处置离最大程度减轻伤害、打消社会疑虑还有明显差距。

此时,当地最迫切需要做的是通过公开方式引入第三方权威机构对所有可能涉及的儿童进行科学检测,尽快查清受害者数量并及时给予精准医治。要知道,事发后不少家长选择带孩子去异地检测时,当地的公信力已经遭受了巨大质疑。要重新赢得信任,只能以更坦诚的态度增加处置透明度。越是试图掩盖真相,越会增加猜疑,拖延救治,制造二次伤害,显著放大事件处置的社会成本。对当地来说,挽救公信力已刻不容缓。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