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幼儿确诊铅中毒 疑似“毒源”浮出水面 添加剂超标引关注
天水有幼儿确诊铅中毒,疑似毒源已浮出水面,引起社会关注,据调查,添加剂超标可能是导致铅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调查和处理此事,呼吁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幼儿健康,加强监管,确保儿童成长环境的安全。
近日,甘肃天水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因违规使用添加剂导致幼儿血铅异常,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天水集中血铅检测的结果迟迟未出,家长陆续带孩子前往西安医院进行血检和治疗。家长们关心的两地血铅检验结果为何相差悬殊以及“毒源”是什么等问题,官方尚未给出最新回应。
7月5日,在西安中心医院了解到,除了儿科住院楼层已住满来自天水血铅异常的幼儿,另有血铅异常幼儿在老年病科、内分泌科病房住院治疗。医护人员表示不便透露最新住院幼儿人数。
家长表示,此前天水方面组织了一次家长会,工作人员通报称,涉事幼儿园的三色枣发糕和玉米肠卷在抽检时发现异常,初步判断为添加剂超标。
7月3日至4日,多名家长出示的西安市中心医院检测报告显示,孩子的血铅指标超过了正常值,多数在200微克/升至500微克/升之间,有一名幼儿为528微克/升,超标4倍多,而儿童血铅正常参考值应低于100微克/升。
值得注意的是,多名家长表示,在西安就医期间接到天水市相关工作人员口头通知,孩子的血铅检查结果正常,但均未看到纸质或电子版检验单。刘先生的孩子在西安市中心医院被诊断为铅中毒,决定立即住院治疗。王先生的孩子在西安另一家医院的血铅检测结果为232.18微克/升,而此前天水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电话告知他,孩子的检测结果为5.146微克/升。
采访中还发现一例特殊案例。王女士的侄子在当地血检结果为每升690多微克,但在西安另一家医院血检结果为319.66微克/升。家属正在等待西安市中心医院的检查结果。
李先生的女儿在涉事幼儿园就读,儿子未上学,两个孩子的检测结果相差超过10倍。女儿血铅检测结果为284.9微克/升,医生称孩子铅中毒,儿子的检测结果为20.62微克/升。李先生也在等待西安市中心医院的检查结果。
据此前报道,不同医院的检验仪器不同,检验结果可能会有一定差异,即使同一标本连续多次检验,结果也可能会有差异。短时间内,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孩子体内的血铅含量一般不会出现明显波动。
多位家长怀疑幼儿园提供的餐食有问题。7月3日天水方面召集幼儿家长开的一次通报会上,官方人士透露对涉事幼儿园的餐食、自来水、纯净水等进行了抽检,其中三色枣发糕和玉米肠卷因违规使用添加剂,铅超标。
幼儿母亲们提到,孩子在幼儿园经常吃多种颜色的发糕和玉米肠卷,餐食色彩丰富,有油炸食品、面片、肉汤、凉菜和各种糕点。一名家长称,涉事幼儿园的甜点、枣糕都是采购的,但园方却对外声称是自己制作的。
目前,当地已成立联合工作组,快速开展流调溯源、医疗保障及调查处置等工作,涉事幼儿园200多份检测样本已送至甘肃省疾控部门复检。专家已对血铅异常的幼儿开展医治、营养干预和心理疏导,其他相关调查工作也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