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权益基金发行明显回暖 市场信心提振
上半年,权益基金发行呈现明显的回暖态势,市场信心得到提振,投资者对基金产品的需求逐渐恢复,基金发行规模逐渐扩大,显示出市场资金对于权益类资产的乐观预期,这一趋势有助于推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升投资者的信心。
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新发市场成绩公布。上半年新成立基金总数661只,总发行规模达5261亿元,较2024年和2023年的同期数据有所上升。
上半年A股市场逐渐震荡回升,权益基金发行明显回暖。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权益基金发行将继续升温,并成为各家基金公司布局的重点。
截至6月29日,Wind数据显示,债券型基金在上半年的新发基金中占比下滑,但仍占较高比例。债券型基金上半年发行规模为2469.98亿元,占比46.95%,平均单只基金募资19.92亿元。中长期纯债基金占据主导,多只产品发行规模超50亿元。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A以65.73亿元的发行规模位居榜首,富国盈和臻选3个月持有A、京管泰富中债京津冀综合A等五只产品募集规模均超过50亿元。
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也加速扩容,国泰中债优选投资级信用债指数A募集59.99亿元,兴银中债优选投资级信用债指数A募集59.93亿元。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发行持续升温,上半年发行了9只产品,金鹰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和宏利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分别达到50亿元顶额募集。
尽管上半年债基发行规模高,但相对比2024年同期的81.24%和2023年同期63.69%的份额占比,今年上半年债券型基金发行占比已明显下降,市场对债券市场的热度有所降温。
股票型基金方面,2025年上半年股票型基金发行数量为380只,远高于2024年上半年的228只和2023年上半年的142只。发行规模达到1855.32亿元,这一数字不仅远超2024年同期的664.41亿元,甚至超过2023年全年股票型基金的总发行规模1406.58亿元。股票型基金发行规模占比为35.27%。
股票型基金发行数量大增与政策红利释放和市场信心修复有关。监管层推动ETF互联互通扩容、优化基金费率改革等举措降低了投资者参与门槛,同时上半年市场信心修复,A股走出结构性行情,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创新药等主题轮番活跃,权益类产品赚钱效应显现。
创新型基金成为市场重要增量。上半年共发行REITs产品10只,总募集规模48亿元,底层资产多元化特征显著。另外,上半年指数增强型基金迎来爆发,鹏扬中证A500指数增强A、贝莱德中证A500指数增强A等18只产品通过量化策略抢占细分赛道。
公募基金管理人的国际化布局加速推进,QDII基金发行数量同比翻倍。中欧恒生消费指数A募集规模达到18.97亿元,大成恒生医疗保健联接A等产品聚焦港股特色标的;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100联接A、摩根30天持有A等跨境指数工具填补了市场空白。此外,养老目标基金创新升级,广发养老目标2055五年持有等持有期产品推动长期资金入市。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一鸣表示,相比2024年同期,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新发市场的重要特点是被动股票基金的发行数量明显增长,反映市场对低成本、透明化投资工具的需求增长。基金公司积极布局新指数赛道,包括今年新发的科创综指指数基金等适合投资者作为资产配置的宽基指数基金。今年密集发行的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引入了自由现金流和盈利质量因子概念,为投资者提供了捕捉“现金奶牛”投资机会的有力工具。还有更为细分的子行业指数产品,比如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基金、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基金、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基金、通用航空产业指数基金等,响应经济最前沿的发展方向。
上半年,公募基金行业还迎来了历史性重要文件《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该方案为公募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随后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启动发行,为上半年的权益基金发行增彩不少。
随着政策持续利好新基金的发行,下半年哪些类型的产品可能成为基金公司和投资者布局的重点?李一鸣认为,在国内经济经历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以硬科技为核心的科技主题基金可能会继续受到投资者关注,例如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机器人等领域的发展,可能带动投资者对相关基金产品的需求。此外,消费复苏、新消费的涌现以及创新药行业的景气上行可能会带动相关的投资机会,基金公司也可能趁机布局相关基金产品。虽然权益基金发展前景良好,但由于国际经济及地缘因素波动影响,投资者也可能会选择在投资组合中继续维持固收基金的配置,以抵御市场波动的风险。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认为,权益基金将是下半年各家基金管理人布局的重点,其中以指数产品及指数增强产品为主。对于纯指数产品,需要管理人不断挖掘市场需求,研发具有长生命周期的指数;对于指数增强产品,或许还是以对标主流宽基指数为主,若能做出头部私募产品的超额收益,或将吸引大量资金。除此之外,由于稳健型投资者对于产品收益的诉求,“固收+”产品或是基金公司关注的一个重点,尤其是在A股市场有“国家队”托底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