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李子柒:好喜欢火炬“竹梦”的造型 文化与体育的深度联结

访客 2025-07-26 19:12:51 86250
李子柒表示喜欢火炬“竹梦”的造型,体现了文化与体育的深度融合,这款火炬以竹子为设计元素,展现出自然与运动的完美结合,其造型独特,寓意深远,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李子柒的喜好展现了文化与体育的紧密联系,也反映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热爱和追求。

2025年7月26日清晨,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当李子柒从奥运冠军邹敬园手中接过“竹梦”火炬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阳光洒在她清爽的白色运动服上,高束的马尾随着步伐轻盈摆动。手中的火炬融合了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的古朴与竹节的挺拔,仿佛连接了古蜀文明与现代体育精神。她的笑容中带着历经风雨后的从容与坚定,这不仅是世运会火炬传递的精彩瞬间,也是这位国际知名文化博主将个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情融入国家叙事的一次生动展现。

李子柒:好喜欢火炬“竹梦”的造型 文化与体育的深度联结

她传递的不仅仅是体育的薪火,更是对传统文化“默默扎根,向上生长”的深刻理解与践行。她的回归让人们再次聚焦非遗的鲜活生命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具包容性和活力的中国。她的每一步都踏出了文化传承与体育梦想的交响。她用行动诠释了传统文化并非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可以融入日常、与时代共鸣的活态遗产。此次担任火炬手是一次文化与体育的深度联结,向世界展示了非遗与现代体育精神的和谐共生。她传递的火炬也成为了文化自信的象征。

李子柒:好喜欢火炬“竹梦”的造型 文化与体育的深度联结

李子柒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作为现象级短视频创作者,她凭借精心制作的传统文化与手工艺视频在全球收获了过亿粉丝,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她的作品捕捉了中国乡村的四季更迭、传统美食的制作、古老手工艺的魅力,让无数海外观众领略到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竹编等中华传统工艺在她的带动下引发热潮,超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以其独特的诗意和匠心触动了全球观众的心弦。

然而,流量的巅峰也伴随着争议。2021年,一场与MCN机构微念的商业纠纷使她的账号停更两年多。外界猜测不断,但她的粉丝数量不降反升,尤其是在海外YouTube平台,订阅数从1500万增至1770万。这三年间,她没有卖惨,而是选择默默扎根,学习非遗技艺,沉淀自我。正如她所言,竹子默默扎根积累,最终破土而出、向上生长,这正是她面对困境的真实写照。

自回归以来,李子柒长期践行“让非遗融入日常生活”的理念。她在2025年成都国际非遗节上身着自制植物染长裙亮相,将苗绣、植物染工艺转化为日常服饰,让古老的技艺焕发新生。她相信,非遗的生命力在于融入现代生活,被更多人看见、体验和传承。她与非遗传承人胡光俊合作设计的熊猫蜀锦裙,让蜀锦不再是高岭之花,而是可以穿戴的时尚。非遗大师尹利萍曾评价李子柒:“漆艺的艰辛远超常人所能想象,但她展现出的坚韧毅力和全身心投入深深地震撼了我。”

此次担任世运会火炬手,她希望以文化传播使者的身份展示非遗与现代体育精神的联结,让更多人关注非遗,感受其与时俱进的魅力。她特别介绍了世运会中的非遗元素,指出吉祥物“蜀宝”“锦仔”的命名灵感来自非遗“蜀锦”,将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现代体育盛事之中。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代言,更是将非遗从博物馆的玻璃柜中解放出来,融入现代生活场景,成为一种可感、可触、可用的“生活美学”。

李子柒对“竹梦”火炬的喜爱溢于言表,她认为竹子默默扎根积累的精神就像运动员在赛场上超越自我一样。这种将自然生命力与体育拼搏精神、文化传承理念相融合的理解,展现了她对传统文化深刻的洞察与感悟。她的这份情怀使得火炬传递不再仅仅是体育仪式的延续,更成为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火炬传递过程中,她向参加世运会的运动员们送上祝福,欢迎大家来到四川,希望大家都能超越自我、追逐梦想。她的话语真挚而充满力量,感染着现场每一个人。英国广播公司驻华记者在报道中提到,李子柒正以运动的方式连接古今,让世界看到一个立体多元的中国青年形象。

李子柒的故事是中国文化自信走向世界的生动注脚。她以个人影响力搭建起一座沟通中外的桥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异彩。她的每一步探索都为新时代文化传播者提供了宝贵经验。组织者选择她基于其坎坷出身中展现的坚韧成长——她曾辍学外出谋生,最终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使者。这种个人经历与体育“超越自我”的精神高度契合,使其成为比传统宣传更具说服力的文化使者。未来,期待李子柒继续以独特方式将更多非遗融入日常生活,让传统文化在更广阔的领域焕发新的生机,也让世界通过她看到一个更加丰富、多元、充满活力的中国。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