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特朗普无法真正“封杀”马斯克 商业护城河难撼动
特朗普无法真正“封杀”马斯克,原因在于商业护城河难撼动,马斯克及其公司特斯拉和SpaceX在科技和创新领域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形成了坚固的商业护城河,这使得任何外部力量难以轻易对其产生影响,即便是政治力量也无法轻易改变其在市场中的地位,特朗普对马斯克的批评和指责并未动摇其商业地位,反而可能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为何特朗普无法真正“封杀”马斯克 商业护城河难撼动。特朗普在7月1日凌晨发布推文指责马斯克获得的政府补贴比任何人都多,这对曾经亲密的“科技兄弟”正式决裂。短短三周后,美国政府对SpaceX数十亿美元的合同启动了全面审查。这场政商对决不仅是利益重组的关键信号,也反映了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硅谷与华盛顿之间的角力,正在重塑美国的权力格局。
2024年大选初期,马斯克曾是特朗普最有力的科技界支持者,其社交媒体影响力为特朗普争取年轻选民提供了重要助力。然而6月30日,马斯克突然连发数十条推文批评“大而美”税收法案,指出该法案将债务上限推高5万亿美元,并威胁成立“美国党”对抗两党。特朗普次日反击,不仅揭露双方在电动汽车强制政策上的根本分歧,还首次公开质疑SpaceX获得的政府补贴。这场口水战暴露了两人联盟的脆弱性:马斯克追求的技术自由主义与特朗普的民粹主义经济政策,在财政支出和行业补贴问题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审查令背后有三重政治算计。首先,得克萨斯州的页岩油厂商和密歇根州的传统汽车工人是特朗普必须守住的基本盘。审查SpaceX合同既能向传统能源行业示好,又能削弱新能源阵营的政治影响力。其次,通过审查科技界的标杆企业SpaceX,特朗普向整个硅谷传递明确信号:2024年大选必须明确站队。这招对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和扎克伯格的Meta同样具有警示作用。最后,以“削减政府开支”名义审查SpaceX的NASA合同和星链军事合同,既能迎合选民对财政纪律的诉求,又能打击政敌的商业利益。
然而,SpaceX在技术上的绝对优势让审查令陷入尴尬境地。其在轨星链卫星占全球总数的36%,火箭发射成本比传统承包商低60%。取消载人月球着陆器合同将直接导致阿尔忒弥斯计划延迟18个月。乌克兰战场上的星链服务也无法立即找到替代方案。这种技术依赖使得审查更多是政治姿态。同业竞争对手联合发射联盟仅占12%的市场份额,且发射报价高出SpaceX三倍,绝大多数合同基于技术必要性难以取消。
对比两届政府政策可见深层分歧。拜登推动的“公私合营”模式曾让SpaceX获得载人月球着陆器合同,而特朗普现在重提扶持波音、洛克希德等传统承包商。这种政策反复可能使美国在低轨卫星竞赛中落后中国一到两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在审查令中刻意回避了马斯克另一家明星企业特斯拉,因为该公司的电池工厂直接关系到关键摇摆州内华达的就业数据。这种选择性打击印证了审查行动本质上是选举工具而非经济改革。
这场冲突揭示了数字时代政商关系的新范式。科技巨头既是政治家不可或缺的盟友,又是容易被牺牲的棋子。马斯克暗示组建“美国党”的威胁,反映科技精英对传统政治联盟的失望。特朗普的审查令则为所有试图保持政治中立的科技企业划出红线。当商业护城河遇上政治铁拳,SpaceX的案例证明技术优势可以抵挡短期冲击,却难逃长期的政治定价。这场较量真正的输家或许是美国科技创新与政策连续性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