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于培养出清北学生 广东一中学整改 名校期望下的教育失衡
广东一中学为培养清北学生而进行整改,反映了名校期望下的教育失衡现象,该校急于培养出顶尖学生,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追求高升学率,这种追求可能导致教育失衡,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和名校录取,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整改旨在改善这一现象,寻求更加均衡和全面的教育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此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呼吁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和方式。
7月21日,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第一中学党委公布了一份集中整改进展情况报告。电白一中承认自2014年以来没有培养出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的学生,尝试通过与名校或机构合作来提升尖子生的培养效果,但这种做法导致对现行教育政策执行力度有所失衡。
电白一中是当地一所百年名校,始创于1914年,现为电白区重点中学,拥有104个教学班和5331名在校学生。去年8月,电白区委第七轮第六巡察组向电白一中反馈了巡察情况,指出该校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树立教育公平理念方面存在问题。
学校分析原因时提到,优质生源逐年下降,社会各界及群众对学校培养清北学生的期望值高,学校面临较大压力。因此,决定尝试与名校或专业机构合作,希望在尖子生培养方面取得突破。此外,学校希望通过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实现成为地区名校的目标。然而,缺乏有效的合作考核机制,导致预期成效未能实现。教育资源过度倾斜于尖子生,本科层次学生的升学率下降,管理上存在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电白一中采取了多项整改措施。学校召开了中层干部管理专题研讨会,达成共识,今后的合作项目必须经过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专业评估,并确保惠及全体学生。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自2024年9月以来,共组织776人次参加培训,覆盖所有专任教师,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学校还支持教师成立名师工作室,促进骨干教师和名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已建立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5个(其中3个将于2025年揭牌)、区级名师工作室8个,带动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生物等7个学科近100名教师的成长。
此外,学校职称推荐委员会完善了《电白一中职称申报推荐量化方案》,更侧重教师的教学业绩和教研成果,鼓励教师重视教学研究。教务处调整了作息表,每天增设一节知识梳理课,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当天的学习内容,学生反馈学习效果有所改善,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受益明显。
各年级开展了“扶弱培优”工作,针对学困生进行个性化辅导,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并记录辅导效果。每次大型考试后,学校会进行四级分析,表扬辅导效果好的教师和进步大的学生,同时对辅导效果不佳的教师召开分析会,查找原因,确保“扶弱”效果。目前,部分学困生的进步显著,其中一名学生进步了176个名次。
对于下一步的整改措施,电白一中表示将继续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教育教学法律法规,树立牢固的教育公平理念,重视每一位师生的和谐发展。学校还将坚持组织教师培训,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机制,推动教师积极工作。同时,继续探索“扶弱培优”的有效方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需求,提供恰当的帮助,切实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