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媒体评图书馆“放娃”现象 公共资源不应被滥用

访客 2025-07-23 16:54:49 55041
近日,媒体关注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放娃”现象在图书馆的出现,图书馆作为社会的公共资源,旨在为公众提供阅读和学习空间,一些人将图书馆当作临时托管所,将孩子置于其中而忽视其学习环境的营造,滥用公共资源,对此现象,社会各界应引起关注,共同维护图书馆的秩序和良好阅读氛围。

最近,湖南衡阳市图书馆“放娃”现象引发网络热议。每天有近100名孩子被单独留在馆内,靠一份外卖从早待到晚。由于缺乏看管,这些孩子时常追逐打闹,制造噪音,破坏公物,严重影响他人阅读体验。

媒体评图书馆“放娃”现象 公共资源不应被滥用

这种“甩手掌柜”式的带娃方式看似荒唐,却可能是无奈之举。双职工家庭面对孩子的暑假,寻求托管机构怕不靠谱,带娃上班又不现实,而图书馆因其安全和环境优势成为“放娃”的最优选择。

媒体评图书馆“放娃”现象 公共资源不应被滥用

然而,这不应成为家长安心“甩娃”的借口。家长把孩子放在图书馆,实际上是将自己的监护责任转嫁给了公共资源。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本就承担着维护借阅秩序的职责,如今还要时刻关注无人看管的孩子,防止出现安全意外,这种无序的托管方式给馆方带来巨大的管理压力。当图书馆被迫沦为免费托儿所时,公共服务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最终损害的是其他读者的合法权益。

媒体评图书馆“放娃”现象 公共资源不应被滥用

要破解“图书馆成临时托儿所”的困局,不能只依靠家长自觉。学校、社区和政府可以合作探索暑期托管新模式。例如,学校可以提供容纳场所,社区整合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托管活动,避免“无序放养”。只有多方形成合力,才能让图书馆回归本质功能,既给孩子正确的陪伴,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又能还公共空间一片安宁和谐。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