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探索开设妈妈岗!妈妈岗变零工?未来如何升级
多地正在探索开设妈妈岗,这种岗位形式灵活多变,不同于传统的全职工作,一些地方将妈妈岗视为零工的一种,主要为了满足妈妈们能够兼顾家庭和工作的需求,如何升级妈妈岗,使其更加规范、专业,并适应更多妈妈的需求,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提高妈妈岗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同时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妈妈们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近期,湖北在全省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引发网友关注。事实上,全国多地早已出台相关政策。“妈妈岗”,主要面向育儿妇女,岗位工作时间弹性、管理灵活,旨在帮助妈妈们平衡工作与家庭责任。然而,这一岗位设置在现实中尚存在争议。
“妈妈岗”最早在广东中山推行。2022年7月,中山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大力推行“妈妈岗”就业新模式的若干措施》,积极推动本市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发“妈妈岗”,对与劳动者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每月按300元/人标准给予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最长不超过一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此后,“妈妈岗”在珠三角逐步落地。2023年4月,广东省人社厅发布《关于推行“妈妈岗”就业模式促进妇女就业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鼓励用人单位设置“妈妈岗”。广州市发布“妈妈岗”用人单位名录,并鼓励用人单位拿出部分专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用于“妈妈岗”设置。珠海市提出,在全市遴选“‘妈妈岗’就业基地”,给予最高共30万元的奖补。
广东先行探索之后,山东、湖北、北京等省份加大对“妈妈岗”的政策支持:探索开设可按需请假的“弹性妈妈岗”、可自选时段的“宝妈班组”、可带回家工作的“流动妈妈岗”,积极挖掘电商运营、直播带货、文创策划等自主性高、方式灵活的“新业态妈妈岗”。
去年青岛发布“妈妈岗”用人目录,包含来自7个用人单位的190个岗位,涉及餐饮、家政、安检等领域,多为钟点工和小时工。不少人认为“妈妈岗”实际上是低薪、低技能的零工。同时,一些地方的“妈妈岗”在推行过程中遭遇走形变样,一些企业对“妈妈岗”只缴纳意外保险,不缴纳“五险一金”或者不签订劳动合同,这让“妈妈岗”的设置频频被人质疑。
对此,专家分析,需要“妈妈岗”的妇女普遍承担更多家庭照护责任,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缺乏职业发展空间,容易陷入劳动关系不明确的“零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