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当事人回应造黄谣男子拒赔偿被拘 三年维权终见成效

访客 2025-07-15 15:17:39 15991
当事人经过三年的维权,终于使造黄谣男子被拘留并拒绝赔偿的行为得到了制止,经过长时间的斗争,当事人坚持不懈地追求公正,最终取得了成效,此事件向社会传递了维权的重要性和对制造谣言、侵犯他人权益行为的严厉打击,维护个人权益需要勇气和坚持,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抵制谣言和侵权行为,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

2022年7月,吴女士的微信突然陆续有陌生男子添加她为好友,并表示要和她开房。她发现自己的微信名片和照片被黄某发到国外社交平台上,标注了不实的虚假色情邀请信息。吴女士花了一年时间才找到“造黄谣”者——1993年出生的黄某。报警后,黄某在警方调解下表示愿意赔偿吴女士20万元,但并未履行。

当事人回应造黄谣男子拒赔偿被拘 三年维权终见成效

无奈之下,吴女士起诉黄某。广西南宁的一二审法院均判决黄某公开道歉并赔偿20万元,但黄某依然没有执行判决。吴女士已向法院申请悬赏2万元征集黄某财产信息。经历这次网暴,吴女士失去了健康的身体和家人,原本安稳的生活完全被打乱,至今还要看病,因此负债。她认为黄某毫无悔过之心,甚至在到案后仍在社交软件上发布不堪入目的言论和图片。

7月8日,吴女士收到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5月6日作出的《执行裁定书》。该裁定书显示,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二审判决书已发生法律效力。因黄某未按时履行义务,吴女士于2024年11月8日向兴宁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依法立案执行。执行标的为201500元及利息,但执行到位金额为零。

在法院执行过程中,通过全国法院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对黄某的不动产、银行存款、工商注册车辆、登记证券等部门的财产信息进行调查,未发现黄某名下账户内有可执行的财产,法院已依法冻结其银行账户。除此之外,未发现黄某有其他可执行的财产或具备处置条件的财产。法院已将黄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但未能执行完毕。

前几天,兴宁区人民法院通知吴女士前往沟通。7月14日,执行法官告知她已找到黄某,黄某愿意每月分期还款1000多元,并希望能和解。吴女士认为事发已3年,且这说明黄某有一定的执行能力,但她已对黄某失去信任,不同意和解。7月15日,吴女士收到法官的电话,得知黄某已被司法拘留15天。

距离案发时间2022年7月17日还有2天就整整3年了,吴女士收到黄某被司法拘留的通知,感到非常开心,准备去庆祝一下。她说:“没有足够的经济、精力和强大的内心,无法支撑这3年。”接下来,吴女士希望在法院的帮助下,能尽早收到黄某应执行的20万元赔偿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