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在网上花钱种树赔了十多万 虚拟投资陷阱
男子在网上进行虚拟投资种树,结果陷入陷阱赔了十多万,这种虚拟投资往往存在高风险,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避免盲目跟风,该事件提醒广大投资者,在进行任何投资前都要充分了解风险,做好充分准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打击虚拟投资领域的非法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男子在网上花钱种树赔了十多万 虚拟投资陷阱!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云养经济”的旗号,通过互联网、电话宣传、组织聚餐旅游和参观养殖场等方式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线上认购果树、畜禽、茶场等,承诺到期后可获得高额回报,吸引群众投入资金。
为提醒公众时刻警惕套着“云养经济”外壳的非法集资和传销犯罪行为,相关部门联合推出系列报道。记者前往安徽、四川等地采访数起案件,深入揭批此类案件的犯罪手法、刻画犯罪链路,以资镜鉴。
7月,安徽宣城正值盛夏。然而,“躲”在镜头后的吕萌内心如坠冰窟。他正襟危坐,声音低沉但逻辑清晰。“精明”的他却掉进了一个陷阱。2021年元宇宙概念盛行,吕萌从中看到“商机”。2023年初,朋友向吕萌推荐一款名叫“元宇宙农场”的游戏,声称能在网上种果树挣钱,一年最低可以达到200%的利润。如果开垦更高级的土地,年利润能达到300%至400%;如果他能拉人头,还可以挣更多钱。当时他就心动了。
刚开始,吕萌抱着试试的心态投资了8000元,在“元宇宙农场”开垦和种果树。大概20天后,他觉得这比上班挣钱多,又开始追投。然而,当年6月,他突然发现网站在升级转型,便想尽快提现,但“元宇宙农场”已经禁止提现。他共赔了10多万元。
记者调查发现,不法分子开发一个App上线运营的成本只要几千元,且开发周期很短,内容是虚拟的种植果树游戏。为了吸引老百姓参与,还在某农作物庄园内租用办公地点。他们利用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宣传投资15天回本、30天翻倍,可以说名目上和利益上都具有很大的诱惑性。
与吕萌相同,李坤同样被这个平台的“高回报”吸引。不同的是,他还是该公司股东之一,主要负责该项目对接讲师及来人考察接待等后勤工作。在此之前,他不止一次掉入过“投资”陷阱。大专毕业后,李坤曾先后在房地产公司、化工厂工作,后又跟别人干工程。2018年,他参与过“MBI”平台投资,投资了100多万元,后来平台跑路,钱全打了水漂。2019年,他参与某平台的投资,又因为平台跑路亏损了20万元左右。后经人介绍,他接触到一款名叫“元宇宙农场”的游戏。
“元宇宙农场”项目负责人叫邵峰。2018年前后,他注册了多家电子商务公司,准备网络带货,但没有成功。2022年9月,他注册了安徽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从网上购买类似QQ农场的二手游戏平台,而后开发一款“元宇宙农场”App。
起初,邵峰找技术员修改平台内容。几个技术员听到让玩家在“元宇宙农场”花钱种树,明白这是违法行为,所以只愿意帮他买,但不愿意帮他修改平台内容。他直到花高价才有人同意。按照邵峰的设想,这个平台盈利点分为几个阶段。在1.0版本时,主要是为了吸粉,就让参与者赚钱,这样才能发展更多人。在2.0版本时,因为投资人的积分在1.0版本阶段绑定在账户里,他们必须在2.0版本商城里兑换产品,这样公司就能赚钱。
在当月的一次聚会上,邵峰跟李坤提到“元宇宙农场”的事情。李坤回忆,第一次他在“元宇宙农场”投资一棵树,花了五六百元,果子在平台上卖出去后,不仅本钱回来了,还挣到一点钱。于是,他逐步买种子补种,继续在“元宇宙农场”中种植果树。
据李坤介绍,“元宇宙农场”是一个在线种植的交易平台。参与者只能通过分享链接下载App,再通过手机号码注册会员。注册成功后,第一步是购买种子,种子需要果子来兑换,而果子是在虚拟市场上自由交易。第二步是种植环节,种植土地分为几种,不同种类的土地产果率不一样,产果率越高,意味着投资回报会越高。土地分为四种,第一种入门级的是盐碱地,有五块,每块种植需要500颗种子,五块盐碱地种植满之后,升级到下一种黄土地种植,黄土地每块需要1000颗种子。五块黄土地种植满之后,可以升级到下一种丘陵地的种植,每块丘陵地需要3000颗种子。五块丘陵地种满后,升级到下一种黑土地种植,每块黑土地则需要5000颗种子。
会员种植每一块土地都需要消耗种子的10%作为开垦费用。例如,有人在一块盐碱地种植一棵猕猴桃树需要500颗种子,再加上10%的开垦费用,也就是50颗种子,种一棵猕猴桃树的花费是550颗种子。有钱还可以种植好几棵树,没钱就一棵棵种植,但必须把一个等级的五块地全部种满后,才能种植下一个层级的地块。
据邵峰介绍,在种子来源方面,初次注册账户后,需要通过推荐人或求购中心购买种子。在求购中心,会员可自由发布求购种子信息,自由交易。平台收取10%的果子作为手续费。起初,1颗种子售价是1元钱,当时他卖给团队是8角一颗,后来会员开始炒作,价格上涨很多。他知道这是炒作行为,但默许这种情况,因为觉得这样才能达到吸引人到平台投资的目的。
蓝斐是李坤的下线成员,也是该项目市场主要推广人员。2022年10月,李坤给他打电话说:“这边有个项目,在一家4A级景区,你可以过来看一下。”因为那段时间工程少,而且工程款不好结,蓝斐于是毅然前往宣城。他坐高铁到达宣城后,当时有人到高铁站接他,然后开车直奔当地一家庄园。次日,他被李坤喊到该庄园售票处二楼一间办公室。
蓝斐记得,当时屋里人很多,他们都在聊这个项目。有人给他介绍,这个项目是个类似QQ农场的网络游戏,可以在App上种树,收获果子。对方说通过这个项目吸粉,后期大家还会参与这个庄园建设,入股分红。蓝斐心想,这个公司在庄园办公,门口停车场挂着“互联网+共享庄园”的牌子,应该靠谱。
蓝斐回忆,当时李坤把农场下载链接发给他,让他在平台申请一个账号。起初,他种了一棵树,后来陆续种满了树,大概花了11万元。因为拉人头种树有收益提成,他便推荐了4人,后来这些人又发展很多人。截至目前,蓝斐是中农级别,推荐人数高达190多人。
据了解,截至2023年6月23日,该项目已在全国发展了10140名会员。会员户籍涉及安徽、江苏、浙江、福建、陕西、重庆、四川、贵州、上海、湖北等十余省市,会员层级发展到了32层,涉案资金数亿元。
宣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李伟说,这起传销案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涉及地域广,除西藏等少数省市外,全国均有涉及。二是涉及人数多,该平台上线3个多月,裂变发展上万名会员参与。三是迷惑性强,该团伙租用当地实体庄园办公楼,对外谎称庄园是其实体产业,以此误导和欺骗参与人。
安徽省公安厅经侦总队蒋闻博表示,传销的本质是“传”,也就是假借各种时髦的、流行的名目,通过人传人、人拉人这种击鼓传花的模式,让财富向极个别金字塔尖上的人集中,从而制造创富梦想、暴富神话。这里讲的“传”体现在“名利”双收。所谓的“名”,就是不法分子带有欺骗性的话术,通过授课、推荐等方式,以虚构的名目宣传出去,让老百姓觉得前景广阔,甚至感到是在互相帮助,或者是在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作贡献。所谓的“利”,就是不法分子制定上线从下线处获得收益的方式和比例,像撑伞一样将上下线关系传播扩散出去,只要参与的人越多、下线投入越大,上线获得的收益就越多。
蓝斐介绍,在“元宇宙农场”1.0版本时,他实际投入11万元(排除投资收益部分),但在平台转型到2.0版本时,他又投入了22万元(排除投资收益部分),总投资33万元。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平台转型到2.0版本时,这些钱都无法提现了。
2023年6月,“元宇宙农场”转型为“商城”。邵峰把App内原“元宇宙农场”的投资人整体转移过来,包括投资人未卖出的果子。在这个“商城”里,原农场里的果子1:1等额兑换成积分,以积分方式在商城账户余额中显示,积分可以在商城里购买产品,购买产品后,每天平台会返利。此外,拉人头也会有奖励,模式和奖励比例和“元宇宙农场”类似,只不过层级更多,分为10级,具体层级从低到高分别为1星、2星、3星,直到10星。每一级别的负责人都会收取全部下级投资人在商城消费金额的0.06%作为奖励收益。
李坤解释,在1.0版本到2.0版本转型阶段,新进会员少,老会员对新平台的理念模式不理解,大家都想退出。如果把积分变现,导致交易量就会减少,积分流转速度变慢,平台就无法正常运转。此时,部分会员意识到公司诈骗,便准备向公安机关报警。为安抚客户情绪,李坤决定先拿自己的钱支付给部分会员,他们把账户积分转到他的账户里。
彼时,公司有一名团队长从“元宇宙农场”挣了几十万,直接退出了。但是,他线下还有几百名会员,这些人就开始闹,公司就把这些人的钱退了。后来,公司又有几名团队长离开,团队的会员又开始找麻烦,担心把事情闹大,就把能变现的商品给他们,如果不满意,那就只能退钱。
邵峰表示,当时他想通过游戏让大家赚钱,从而吸引人气,然后再慢慢转型商城。不过,平台会员都想通过游戏种树结果子赚钱,没人对兑换商品感兴趣,后来平台就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