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2024年少了超2万所幼儿园 行业面临转型迫在眉睫

访客 2025-07-14 17:48:22 66948
随着行业转型的紧迫性日益凸显,预计到2024年,超过两万家幼儿园将面临转型的压力和挑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幼儿园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行业必须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积极寻求创新和转型,以确保可持续发展。

2024年少了超2万所幼儿园 行业面临转型迫在眉睫!面对25.33万所幼儿园和283.19万学前教育专职教师,如何调整发展思路与理念,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已经迫在眉睫。

2024年少了超2万所幼儿园 行业面临转型迫在眉睫

敬雅真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条视频,鼓励自己走出困境,并期待“东山再起”。她现在有多个头衔:一位通过直播转型“自救”的“网红”;一个经常接到催债电话、面临多起仲裁诉讼的限高人员;一名在幼教行业打拼20余年的幼儿园园长。诸多称呼中,敬雅真最希望被人唤做“敬园长”。

在幼教行业的黄金时期,敬雅真带领的集团公司有489名员工,每年产值约5000万元。然而自2020年起,她运营的幼儿园开始陷入困境。为了维持运营,敬雅真前后积累了2000多万元的债务,旗下幼儿园从高峰时期的12家陆续关闭,目前仅剩4家勉强维持。“我特别希望能保住现有的这4家幼儿园。”敬雅真直言:“愁白了头,操碎了心。”

在抖音直播间,敬雅真呼吁幼教同行积极转型,而她自己则需要“干点挣钱的买卖还债”,未来继续在教育行业“大展拳脚”。敬雅真的经历是学前教育行业面临阵痛期的典型缩影。教育部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5.33万所,比2023年减少2.11万所——这个数字相当于每天有50多家幼儿园消失。这也是全国幼儿园数从2022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以来,连续3年下降,3年累计关停4.15万所幼儿园,降幅14.08%。

多位专家预估,2025年可能将有2.6万所左右幼儿园关停,到2030年,全国幼儿园可能下降至16.37万所左右——未来每年平均将关停1.5万家左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未来幼儿园数量仍会继续减少,因为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幼儿园数量呈下降趋势。

受生源减少影响最大的是民办幼儿园与乡村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一些公办幼儿园取消了户籍要求,只要适龄即可入园。

敬雅真的抖音直播间标注为“幼教人转型创业路上”,从2024年9月15日到2025年7月2日,她一共做了150场直播,直播间橱窗中的商品包括办公家具、书籍杂志、家居饰品、白酒等。快50岁的敬雅真有20多年幼教经历,贵州有上万名小朋友从她经营的幼儿园毕业。她曾亲历幼教的黄金时代,高峰时期以“平均每两年新开一家幼儿园”的速度在贵阳、铜仁、凯里扩张。同时,她还加盟了美术、英语和早教等培训学校,在发展最好的时候,她的幼儿园需要提前一年预约学位,家长们甚至需要通宵排队才能为孩子争取一个入园名额。

然而,从2020年起,敬雅真经营的幼儿园遭遇困境,这年,幼儿园因疫情原因闭园8个月。为维持经营,敬雅真不得不选择贷款——2020年,敬雅真用自家的房产去抵押,贷款了500万元,此后几年,她的债务累积到2000多万元。即便努力维持,但敬雅真的幼儿园仍从最多时候的12家陆续关闭到目前仅剩4家。

“我之前没有风险意识,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没有预留风险储备金,这是我犯的最大的错误。”敬雅真表示,“我用自己和家人的房产贷款,在面临困境时没有选择自保,而是竭尽所能保企业,我尽力了、努力了。”

敬雅真现在有4万多抖音粉丝,其中80%以上来自幼教行业,有不少人甚至成为她的“云股东”,跟着她一起卖产品。“有些人关闭了幼儿园,有些人还在幼儿园工作,大家都蛮艰难的,希望可以尽快走出困境。”敬雅真说。

“我不会放弃的,接下来准备从事大健康产业。”敬雅真说,“再难也希望可以保住现有的幼儿园。”

敬雅真目前仅剩的4家幼儿园均为普惠性幼儿园。设置普惠园旨在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前述教育部发布的统计公报披露,全国共有普惠性幼儿园22.10万所,占全国幼儿园的87.26%,在园幼儿3283.19万人,占全国的91.61%。

与公办幼儿园有着稳定财政支持相比,敬雅真所经营的民办幼儿园受到“关停潮”冲击更大。例如,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开办了12年之久的楚天世纪城幼儿园突然宣布停园。据多位家长反映,他们将孩子送去幼儿园时才发现,园内已经没有老师了,孩子们被整体转到另一家幼儿园。楚天世纪城幼儿园一位后勤园长表示,他已经3个月没有收到工资了。

对于很多家长和小孩而言,得知幼儿园被关停时经常会觉得“太突然”。实际上,敬雅真也没有预料到,“倒闭潮”会来得如此迅猛,而她和她的同行面临的挑战与变革无疑仍将持续。

陈琳从1994年从事幼教行业,至今已有31年。她亲历并见证了中国学前教育自2010年以来的加速普及,到2020年、2021年迅速扩张,再到2022年之后快速过剩的完整周期。陈琳原本经营3家幼儿园,2023年和2024年各关了1家,目前仍剩1家幼儿园在支撑。前两家幼儿园是因为生源不够被迫关闭,目前仍在运营的这家也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她回忆称,2020年、2021年那两年,根本不需要主动去招生,都是家长主动找过来。2023年之后,招生变得异常困难,60个孩子毕业之后,只能招到20个左右的孩子。

陈琳透露,仍在经营的这家幼儿园只有130个左右的孩子,即将有60个大班的孩子结束最后一个学期,这意味着9月开学后幼儿园将只剩下70个小朋友,再加上可能会有10个左右的小朋友流失,预计9月开学只有60个左右的老生。“我们在两个月前就开始招生,如果能在9月之前招到20个小朋友就很满意了。”陈琳表示,自己的幼儿园收费很低,扣除老师的工资和房租后,基本上已经赚不到钱了,“如果招生情况没有改善,也许明年就熬不下去了。”

随着生源的减少,幼儿园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一些规模较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的幼儿园,在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被市场淘汰是早晚的事。陈琳隔三差五就会听说附近又有哪家幼儿园关闭了。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6月底,距离不远的一家幼儿园宣布闭园,她得知消息后,开始积极去招生。

幼儿园大量关闭,导致幼儿园老师数量同步减少。2024年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总数为283.19万人,较2023年减少24.18万人,相当于每天有600多名教师离开了岗位。张扬就在2024年选择结束自己的幼教生涯。张扬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回忆起4年的幼儿园工作经历,她表示“身心疲惫”。张扬表示,在幼儿园工作“压力很大”,因为要担心的东西太多了,比如教案备课是否做完了,工作表格是否填完了,教具是否更新了,以及最大的担心来自小朋友的安全问题。

2024年暑假期间,张扬在老家找到一份文员工作,虽然工作也比较繁杂,但相比幼儿园要轻松很多,薪资待遇上也要好一些。“幼儿园的工作强度与薪资待遇是不匹配的,希望未来的幼师待遇可以提高吧。”张扬表示。

《学前教育法》明确规定,幼儿园及其举办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保障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实行同工同酬。不过,目前对幼儿园教师薪资并无相关标准,公办与民办幼儿园教师薪资待遇差异较大、经济发达与经济欠发达地区薪资待遇差距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

幼儿园“关停潮”背景下,如何转型是重要课题。敬雅真转型的方法包括:将招生年龄从3岁降低到1.5岁,接收低龄幼儿,为家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托幼一体化被很多幼儿园视为走出生源困境的突破。当前一些民办幼儿园大多存在学位空缺的问题,如果能将这些学位用于2岁-3岁幼儿托育服务上,那么这些即将倒闭的幼儿园或许可以解决生源危机,从而迎来新的生机。

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建设。6月1日正式实施的《学前教育法》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这为幼托一体化提供了法律依据。在幼托一体化之外,一些地方也在探索“老幼共托”的新模式,也就是将托老与托育服务相融合,通过在同一空间下进行老幼照料、代际学习和互动交流,缓解家庭对于“一老一小”的后顾之忧。

深圳航城街道三围社区长者服务站与深业幸福家航城街道托育园同在一栋建筑内,两个空间相通相融。养老网点为老人提供短期托养、康复训练、助餐助浴、老年大学、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服务;托育园为-3岁的孩子提供全日托、半日托、科学育儿亲子课等服务。

有业内人士认为,老与幼虽有相通之处,但侧重点也有很大不同,需要持续创新,精细化管理,培育更多“护理+托育”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满足“老幼共托”模式推广和发展的需求。在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幼儿园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幼儿园探索的新模式主要包括:转型为托育中心、转型为养老服务机构、转型为社区服务中心、转型为老年大学、转型为数字化幼儿园等。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左瑞勇认为,“关停潮”对于某些幼儿园而言,确实是一个危机,但对于中国教育事业整体发展而言,也许恰恰是获得新生的机会,它将在客观上推动中国学前教育实现高质量转型,而这也正是当前幼儿园应对“关停潮”突破生存困境的必由之路。

在少子化的冲击下,幼儿园到底该如何走出困境?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建议,一方面,要尽快在“教育强国”时代背景下,制定新的学前教育标准,降低幼儿园班额标准,提高幼儿园师幼比。另一方面,要维持并适当提高对学前教育、托育的投入,防止地方政府在适龄学生减少、保持生均拨款不变的情况下,压缩对学前教育等基础教育的投入。

储朝晖强调,应该理性看待幼儿园数量减少的态势,但幼儿园在减少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非理性的因素,比如一些规模适度的民办幼儿园被淘汰了,一些超规模的公办幼儿园却越来越大。他认为,只要当地学前教育经费没有达到整个教育经费的9%,那么就必然需要有民办幼儿园的生存空间。“民办园有存在的价值与空间,它能带来幼儿教育的多样性、灵活性、可选择性”。储朝晖称。

敬雅真无疑也希望民办幼儿园可以获得更多政策上的支持。她表示,目前自己经营的4家民办幼儿园中,有1家可能会因为“政策原因”被迫转为公办幼儿园。敬雅真称,她在网络上呈现的只是自己面临的真实困境。“幼教行业的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能坚持做幼教的人都是因为情怀与热爱。”敬雅真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