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原初引力波探测迈出关键一步 首光观测成功
中国迈出了原初引力波探测的关键一步,首次成功观测到引力波的首光,这一重要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引力波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深入探索宇宙奥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一成果的取得对于物理学界和天文学界具有重大意义,有望开启全新的科研领域,推动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达到新的高度。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宣布,我国首个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一期已经建成,并成功进行了首光观测。此次实验成功获取了月球和木星辐射的150吉赫兹频段清晰图像,标志着我国在原初引力波探测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
原初引力波是在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引力波。找到它有助于揭开宇宙起源之谜。这类研究处于高能物理和天文学研究前沿,是检验宇宙起源理论的关键实验,也是基础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窗口。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首席科学家张新民表示,该实验于2014年提出,2016年底正式启动。实验的核心目标是在西藏阿里地区海拔5250米的高原上建造一台高海拔原初引力波望远镜,实现北天区原初引力波的首次高灵敏度地面探测。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科技部的支持下,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已经成为一个由中国主导的国际合作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经过8年多的努力,研究团队克服了高原缺氧等一系列挑战,完成了望远镜安装调试,实现了从阿里到北京的远程操控和数据传输,验证了端到端功能和角分辨率等核心设计指标。
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涉及多项关键技术,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低温超导探测器研制及数据分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目前全球共有三个主要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基地,除阿里外,另外两个由美国主导,分别位于南极极点和智利阿塔卡马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