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看待印若获苏57巴称将采购歼20 巴方焦虑升级
印度可能采购苏-57战机以及巴基斯坦对歼-20的潜在采购意向加剧了巴方的焦虑情绪,对此,应理性看待,认识到这是双方在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正常反应,这也反映出当前国际军事竞争格局的复杂性,各国在加强军备建设的同时,更应通过对话与合作,增进互信,避免军事竞争升级为紧张局势,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军事装备采购上的动态加剧了地区焦虑,应理性看待并加强国际间的对话与合作,以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最近,巴基斯坦空军的一位资深将领透露,如果印度能获得俄罗斯的苏-57隐形战斗机,巴方可能放弃原计划购买的中国歼-35A,转而要求中方提供更高级的歼-20。这背后反映出巴军方对印度装备高端战机后可能颠覆南亚空战格局的担忧。
这位退役空军老将哈立德-奇什蒂准将有3000小时飞行经验,他表示如果中国交付歼-35A拖延,而印度抢先获得苏-57E,巴军会直接跳过歼-35A,索要歼-20。巴方之所以如此急迫,是因为美国不卖F-35,欧洲也没有可靠替代品,中国是唯一靠得住的盟友。然而,中国不太可能轻易出口歼-20这种顶级战机,巴方的想法实现起来难度很大。
印巴之间最近发生了一场局部空战,巴基斯坦空军急于引进第五代隐形战斗机以增强空中力量。与此同时,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表示要尽快从“主要盟友”那里获取五代机,包括美国的F-35和俄罗斯的苏-57E。俄罗斯提出的条件非常诱人,包括开放苏-57E的全套源代码、本地组装以及在3到4年内提供30到40架苏-57E。这些条件对印度来说非常吸引人,既能提升战斗力又能促进国产项目。
一旦印度获得苏-57,其纸面实力将碾压巴基斯坦现有装备,形成“代差优势”。即使巴基斯坦装备歼-35A,也未必能在对抗中占据上风。因此,巴空军将领公开表态希望一步到位索要歼-20。哈立德-奇什蒂作为资深将领,他的言论反映了巴军高层的集体忧虑。他通过媒体放风,敦促中方加速行动。
此前,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否认了歼-35年内到货的消息,暗示引进计划可能推迟。若印度真的获得苏-57,时间将成为关键因素,巴军必须迅速应对。巴准将直言:“巴基斯坦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依靠中国应对印度潜在的苏-57威胁。”这突显了中巴战略关系的特殊性,但也说明中国不可能轻易出口歼-20。
俄罗斯的苏-57E对印度来说优势明显,不仅提升作战力还能助推本土航空工业。相比之下,歼-35A是中型战机,与苏-57存在差距。苏-57作为重型双发隐形机,航程远、雷达强、载弹量大,能对巴军形成降维打击。巴准将认为与其守着中庸方案,不如赌一把大升级。但现实是,歼-35A已经是中方设计的诚意之作,平衡性能和成本,放弃风险不小。
歼-20是中国的旗舰五代机,性能超群,解放军已有约300架,产能稳定。相比歼-35A,歼-20确实是“核武器”级别的存在,若装备巴空军,就能反压印度,维持空中平衡。但军事分析师预测,中国至少十年内不会出口歼-20,除非六代机大规模服役。巴基斯坦要是真提这要求,中方大概率会委婉拒绝,建议继续推进歼-35A合作。
这场闹剧揭示了南亚军备竞赛的深层次问题。印巴间的零和博弈只会加剧紧张,巴方的焦虑源于印度动作快,但要求歼-20纯属天方夜谭。中国应继续推动歼-35A合作,尽快交付给巴方,同时通过外交渠道稳控局面。短期内加强产能是关键,至于印度,俄罗斯的苏-57E方案虽诱人,落实起来也未必一帆风顺。巴基斯坦应该稳扎稳打与中国合作,而不是赌在歼-20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