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美国关税收入不断创纪录 谁在买单 消费者承担超90%成本

访客 2025-07-11 10:49:51 26879
美国的关税收入不断刷新纪录,但消费者承担了超过90%的成本,这些关税导致商品价格上升,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造成了不小的负担,关税的增加实际上是由消费者买单,这种现象对美国经济及消费者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国关税收入不断创纪录 谁在买单 消费者承担超90%成本!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加征对华关税的绝大部分成本,远超30%,2024年相关研究显示这一比例高达92%。穆迪公司的研究表明,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加征对华关税92%的成本,平均每个家庭每年多支出约1300美元。例如,一台原价1000美元的中国制造笔记本电脑,在34%关税下售价涨至1340美元,消费者需额外支付340美元。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数据显示,2025年5月,约77%受关税政策冲击的服务公司及75%的受访制造商已至少将部分上涨的成本转嫁给客户。超过30%的制造商和约45%的服务公司将所有增加的成本转嫁给了客户。

《首席执行官》杂志调查表明,在5月份受访的300位美国首席执行官中,近九成表示已上调价格或计划很快上调价格。约七成首席执行官表示,计划至少将价格提高2.5%。零售业方面,沃尔玛等零售商为消化关税成本,计划将1.2万种商品提价5%-10%,并裁员3%以压缩开支。沃尔玛采购总监承认,如果中国供应商集体停止供货,美国超市货架将在45天内出现30%的空置率。最终,沃尔玛选择自行吸收关税成本,避免货架空置和利润大幅下滑。

农业领域也受到重创。中国对美大豆加征对等关税后,2024年美国对华出口量暴跌45%,艾奥瓦州豆农收入减少60%,部分农场主被迫抛售土地。制造业成本同样上升,汽车产业链每辆车成本增加数千美元,进口食品和日用品价格同步攀升。半导体等卖方市场企业可能强势涨价,而买方市场企业需承担更多成本分摊。

供应链重构面临局限性。美国通过“关税防火墙”倒逼企业减少对华供应链依赖,但本土化替代面临结构性障碍,如美国劳动力成本高企(比墨西哥高4倍)、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制约短期产能释放。部分企业转向墨西哥、加拿大等近岸外包地区,或印度、东欧等友岸市场,但供应链转移导致运输距离增加,拉高整体航运成本。

在关税转嫁压力下,供应商议价能力分化。沃尔玛等零售巨头最终选择自行吸收关税成本,避免货架空置和利润大幅下滑,进一步证明关税成本难以完全转嫁给供应商。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指出,若进口量因高关税下降15%,2026年关税收入将同比减少40%。芝加哥大学调查显示,高达98%的经济学家认为高关税主要由美国消费者承担。关税政策导致通胀压力上升,阻碍美联储降息,并减缓经济增长。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