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官方通报天水一幼儿园血铅异常事件 园方使用含铅颜料制作食品

访客 2025-07-08 15:56:04 73122
官方通报天水一幼儿园发生血铅异常事件,原因是园方在制作食品时使用了含铅颜料,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涉事幼儿园已被要求立即停止使用相关颜料,并对受影响的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和评估,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事件的具体原因和涉及范围,以确保儿童的健康和安全,这一事件提醒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机构和相关监管部门,要重视儿童用品的安全问题,加强监管和检测力度,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7月8日,甘肃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发布了关于天水市麦积区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的调查处置情况通报。截至7月7日晚10时,培心幼儿园251名幼儿已全部检测,其中233人血铅异常,18人正常。与培心幼儿园相关的渭北幼儿园、慈爱幼儿园、蒙迪爱幼儿园采样检测结果均正常。目前,有关部门已组建专家组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通过对食品留样等223份样本进行检测,发现221份样本检验合格,而培心幼儿园有2份样本不合格。一份为早餐留样的三色红枣发糕,另一份为晚餐留样的玉米卷肠包,两份样本的铅含量分别为1052毫克/千克和1340毫克/千克,均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食品污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的标准。经侦查,幼儿园园长朱某琳、投资人李某芳同意该园后厨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稀释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7月3日凌晨,公安部门查获了其藏匿的剩余颜料,经检验这些颜料含铅(包装明确标识不可食用)。

目前,公安机关以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将朱某琳、李某芳等8人依法刑事拘留,对另外2人依法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

天水市麦积区培心幼儿园部分幼儿血铅异常事件发生后,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要求一切围绕幼儿身心健康、公共安全全力开展工作,并组建省级工作专班赴天水市开展工作。天水市成立由公安、卫健、疾控、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开展流调溯源、人员检测、医疗救治、案件侦查等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疾控局派出专门力量指导处置工作。

涉事幼儿园位于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小区,2022年6月取得办学资格证,8月下旬正式招生入园,性质为民办幼儿园,现就读幼儿251人。涉案人员朱某琳为该幼儿园园长、法定代表人;李某芳为该幼儿园投资人。李某芳还投资管理了渭北幼儿园、慈爱幼儿园、蒙迪爱幼儿园,均位于天水市麦积区。

7月1日18时52分,天水市麦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公安分局接到群众报案,称培心幼儿园部分幼儿血铅浓度异常。随后,麦积区市场监管、教育、卫健、疾控、公安、生态环境、自然资源7部门迅速成立联合工作组,对培心幼儿园及相关联的渭北、慈爱、蒙迪爱3家幼儿园进行取样调查,组织专业机构对食品留样、原材料、餐具、水、幼儿用品、教学器具以及室外土壤环境等223份样本进行检测。

天水市麦积区公安分局根据溯源结果,7月3日对培心幼儿园园长、法定代表人朱某琳,投资人李某芳以及8名相关涉案人员进行立案侦查。目前,公安机关以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将朱某琳、李某芳等8人依法刑事拘留,对另外2人依法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

按照全力救治、确保患儿早日康复的要求,7月2日,省卫生健康委派出中毒、重症、儿科等相关方面专家6人赴天水。7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调派3名专家赴甘肃开展指导救治。同时,组建由国家以及甘肃、陕西、湖南、重庆相关专家组成的联合医疗救治专家组,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天水市派出工作组赴西安,保障在陕西就诊幼儿的检测治疗工作。

联合医疗救治专家组研究制定医疗机构统一救治方案,对血铅异常患儿采取脱离污染源、健康教育、卫生指导、营养干预、住院驱铅等措施治疗。同时,抽调25名心理医师、25名教师、25名社区工作者组成心理疏导团队,一对一、面对面开展幼儿心理疏导和情绪安抚工作,最大限度降低血铅异常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

尽最大努力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全力为患儿提供医疗保障。省卫生健康委确定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为省级定点救治医院,天水市确定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为市级定点救治医院。对有赴外省就医意愿的幼儿家庭,开通绿色通道,提供转诊服务等保障。截至目前,已有201名患儿入院治疗。

此次事件对麦积区培心幼儿园幼儿及家长造成了身心伤害,相关部门表示将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全面整治,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对监管失职、渎职的人员,纪检监察机关已启动调查程序,将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