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景点展馆能否再多些防暑措施
媒体关注景点展馆防暑措施不足问题,随着气温不断攀升,游客在参观景点展馆时易受热浪影响,呼吁景点展馆方面加强防暑降温措施,建议增设遮阳设施、提供冷饮服务、加强室内通风等,确保游客在高温天气下能够舒适参观,提升游览体验,此举对于保护游客健康、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暑期是旅游高峰季。这些天上海高温持续,申城多处景点展馆外出现了烈日下游客大排长队的画面。
酷暑考验的不仅是游客的体力耐力,也是一座城市公共服务的水平。目前,上海不少景区已采取了一些防暑措施,比如等候区的遮阳伞、电扇、喷雾等,迪士尼乐园设置了带空调的“酷爽地带”休息区,浦东美术馆开放夜场让游客们避开暑热;上海的“沪游码”系统也已覆盖多家文旅场所,支持团体预约功能,减少游客顶着日头奔波。但不少游客还是觉得,遮阳设施的覆盖率仍不足,一些喷雾系统也仅能照顾到前排的人;此外,各景区的防暑标准不一,应急响应缺乏统一规范,也让游客体验出现落差,还有改进空间。
一座旅游城市的体验度,不止于风物美好,文化多姿,也需要服务更贴心。高温天,要为游客多想一点,除了增设更多的防暑降温设施,一些热门景点是否有必要增加医疗急救人员,以备不时之需,也值得考量。当然,服务好中外游客的同时,各大景点也要为自家户外工作的员工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增设空调室保障员工轮班休息。只有员工得到妥善关怀保障体能,才能传递优质服务。
展现好客上海,答好高温考卷,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排队时尽可能有荫凉眷顾,在身体不适时得到及时帮助。这样的上海,就是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