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天地协同”全球首次低轨卫星远程手术取得成功
全球首次低轨卫星远程手术成功实现“空天地协同”,这一创新技术标志着医疗领域的新里程碑,通过低轨卫星的远程操控,手术团队成功完成了复杂的远程手术操作,展示了空中、天空与地面协同合作的巨大潜力,这一技术的突破将极大地改善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近日,解放军总医院刘荣团队借助低轨卫星通信技术,成功完成跨越数百公里的“空天地协同”外科手术,一举攻克远程手术高时延难题,开创了临床远程手术应用新纪录。
在河北雄安新区移动手术车里,手术指令精准传达到了数百公里之外的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手术室。30分钟后,这场“空天地协同”手术宣告成功。
解放军总医院肝胆胰外科医学部主任刘荣介绍,低轨卫星带来的优势远不止于速度。这项技术“不依赖地面基础设施、不受地质灾害影响、不受地理时空限制”,具备全面的覆盖能力。无论是偏远山区、沙漠,广袤海洋上的船只,能看见天空的地方理论上都能接入这套远程手术系统,及时获得救治。
据了解,以往远程卫星手术依赖的是距离地球约3.6万公里的静止轨道卫星。遥远的距离带来了信号传输时延,医生的操作指令传到手术机器人会有“卡顿”,患者的关键生命体征数据反馈也滞后,从而限制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医生操作的灵活性。而在距地球仅160至2000公里轨道上飞驰的低轨卫星群,让信号传输时间显著降低。手术中,医生的每一个细微操作指令都能“即时”传递到手术机器人;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数据也能“瞬间”反馈回医生眼前,极大提升了手术的实时性和操作准确性。这不仅为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提供了新方法,其稳定性和低时延的特性,也为未来战创伤救治体系的拓展提供了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