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自行车滥用远光灯 律师提醒 夜间行车隐患大
电动自行车滥用远光灯现象普遍,夜间行车存在安全隐患,律师提醒市民注意夜间行车安全,滥用远光灯不仅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安全,还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建议市民遵守交通规则,正确使用灯光,共同营造安全的交通环境,摘要字数控制在约100字左右。
夜晚出行时,不少上海市民反映被电动自行车前加装的远光灯晃眼,影响行车安全。记者在黄兴公园门口路段观察发现,非机动车道上多辆私自加装远光灯的电动自行车频繁驶过。这些灯光亮度极高,在路灯明亮的路段仍显得刺眼。从50米外就能看到灯光闪烁,但当车辆靠近时,大灯晃得人睁不开眼,结束后眼前还会残留绿点。强光直射会导致对面车辆轮廓模糊,行人反应不及可能受伤。市民纷纷吐槽这种行为对小孩视网膜伤害很大,建议灯光应该调暗。
记者走访周边多家外卖配送站点时注意到,不少外卖骑手的电动车上都安装着这类大灯。工作人员表示,部分外卖员自己在车前加了灯,买了车后到任何一个修车行可加装。随机走访了几家电动车车行进行求证,有两家车行的工作人员表示,简单改装就能提高电动车灯的亮度。有些车(像9号、小牛)有成套的,直接原厂直上,换上后的灯80~100多瓦不等。另一车行的工作人员则称,一套850元的灯晚上照得很亮,开起来能有汽车的远光灯那么亮。在线上电商平台也有相关改装灯售卖,还能搜到改装教程。产品可随意切换黄白光,穿透力强,且改装简单、所需工具也很少。
根据《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禁止加装、改装影响通行安全的非机动车,销售拼装、改装车辆也属违规。律师程安卿指出,加装远光灯涉嫌违法,一旦引发交通事故,驾驶员和车行均可能担责。执法部门可罚款甚至暂扣车辆;若造成他人死亡、重伤,可能涉嫌交通肇事罪;车行需对交通事故赔偿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专家介绍,车灯的亮度、色温、照射距离、角度等都有明确的国家标准,制造、销售、加装不合标准的灯具都属于违法行为。专家建议深化外卖、快递等行业用车监管,积极研究摄像头对电动自行车滥用远光灯违法行为的抓拍,扩大管控范围。同时加大对网络电商的监管,要求商家提供产品专业机构的检测报告,并在商品网页上增加对加装远光灯上路的安全提示。专家提醒,路上遇到这类“远光刺客”,车辆千万不要开大灯对晃,增加行车风险。无论车辆还是行人,立即减速是目前相对安全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