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郑州收藏家怒斥侵华日军谎言 铁证揭露历史真相

访客 2025-07-07 10:24:24 31545
郑州收藏家愤怒指责侵华日军制造的谎言,通过铁证揭露历史真相,这些证据揭示了日军在战争中的真实行为和态度,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真相,这些铁证包括历史文献、照片、文物等,它们都是历史的见证,让人们无法忽视,这位收藏家的行动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珍视历史,铭记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7月6日,郑州红色收藏家杨翔飞刚从中国国家版本馆参加完活动。他手中珍藏着一本日军手写的“卢沟桥事变日志”,是二十多年前在天津逛早市时偶然发现的。这份手写日志以日军口吻记录了1937年7月7日至8日间,日中双方在卢沟桥发生冲突的全过程。

郑州收藏家怒斥侵华日军谎言 铁证揭露历史真相

杨翔飞指出,这份日志的内容完全背离历史事实、颠倒黑白。他说:“他们试图掩饰罪行,但是我收藏的一件件藏品都是铁证!”

郑州收藏家怒斥侵华日军谎言 铁证揭露历史真相

1937年7月7日,驻扎在北平的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悍然炮轰中国守军驻地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拉开了日本全面侵华的序幕。

郑州收藏家怒斥侵华日军谎言 铁证揭露历史真相

这份来自日本侵略者手写的“卢沟桥事变日志”引起注意,该日志以日军视角详细介绍了卢沟桥事变的过程,但内容却罔顾事实、颠倒黑白。日志中写道:“1937年7月,日中两军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武力冲突,日中战争爆发。”“7月7日深夜,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演习时遭不明枪击,翌日拂晓,日军对中国军队阵地发动攻击,双方爆发交战……” 日志始终刻意回避日军发动战争的侵略本质,掩盖其蓄意挑衅、炮轰宛平城、挑起全面战争的事实。

郑州收藏家怒斥侵华日军谎言 铁证揭露历史真相

直到现在,日本东京书籍出版的初中教材《新编 新社会 历史》、令和书籍出版的《国史教科书(第7版)》中关于卢沟桥事变的描述仍沿用这一说法。这场由日军主动挑起的侵略真相依然没能被记录在日本的教科书中。取而代之的是日中双方对等的相互攻击,甚至污蔑中方先对日军开枪。

郑州收藏家怒斥侵华日军谎言 铁证揭露历史真相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历史学家纐缬厚表示:“卢沟桥事变是侵华日军自导自演的事件。这一点,日本史学界通过客观考证早已明确。尽管如此,日本右翼仍编造谎言,试图将事件的责任推给中国军队。”

郑州收藏家怒斥侵华日军谎言 铁证揭露历史真相

杨翔飞说:“以前从我们的教材中,我们知道卢沟桥事变是日本侵略者为达到以武力吞并中国的企图,悍然炮轰宛平城,从而制造的一场蓄意谋划的事件。” 但从这些日军的档案资料里,他发现他们完全是颠倒黑白,只有被侵略者在正视历史,那些加害者们却罔顾事实。这也是一份很好的教育资料,提醒我们不忘历史。

郑州收藏家怒斥侵华日军谎言 铁证揭露历史真相

杨翔飞是一名红色收藏家,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收藏各类抗战相关图书、画报、档案、旧报纸、地图等十几万件。他珍藏的一批日本战犯在战后战犯营中手写的忏悔录,同样直观呈现了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些画报记录了日军自卢沟桥事变以来侵略中国各地的场景,每一幅图画都是战争的残酷见证。

杨翔飞说:“每当夜深人静,我重新翻看这些藏品时,心里就会痛。看着日本侵略者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的战争画面,我很不舒服。但正因为不舒服,才更应该留下这些史料,它们是最有力的证据。”

谈到为何热衷于收藏,杨翔飞提到,小时候家乡卢氏县有一段老城墙,灰色的城墙残垣上还残留有日本侵略时留下的炮弹坑。这些痕迹深深地烙进了他的心灵中,使他后来喜欢上收藏,成为一名专业的收藏人士。他说:“我们不需要仇恨,但不能忘记真相。我们不需要战争,但必须了解战争。”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