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七事变背后的历史真相 日军蓄意挑起事端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蓄意制造的一起事件,在这背后隐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和对中国领土的觊觎,日军蓄意挑起事端,引发了全面的冲突,标志着日本正式入侵中国,并导致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和对中国人民的残忍暴行,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军民英勇抗战、不屈不挠的坚韧精神。
1937年7月7日,日军声称一名士兵失踪,以此为借口向卢沟桥和宛平城发起猛烈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郊宛平城附近,地理位置重要。1936年9月,日军进驻丰台后,经常以演习为名在卢沟桥附近挑衅。据《昭和的战争》记载,1937年7月1日,日军华北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向记者表示:“浪人们和一些野心勃勃想捞一把的人渴望着闹事,在天津散布种种谣言,甚至有人说:‘七月七日将发生一个事件。’” 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在宛平城以北地区举行夜间军事演习。深夜零时许,日军声称演习时一名士兵失踪,并诬指中国军队开枪并胁迫该士兵进入宛平城,要求闯入搜寻。7月8日凌晨3点,华北驻屯军已制订出对事变的《宣传计划》,包括军事行动、特务活动及外交活动计划。这一计划表明,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是有预谋的。
1937年6月初,中国驻军第29军加强对北京市区、郊区的巡逻和城门的守卫。7月7日夜,日军挑衅的消息传到第29军副军长秦德纯处,他派出交涉员同日方交涉。此时,日方失踪士兵已归队,但日军仍坚持要进宛平城搜查。日军无理要求遭到中方拒绝后,即向中国守军发起攻击。第29军将领秦德纯、冯治安、张自忠等召开紧急会议,并联名致电国民政府,表示抗战决心。7月8日晨,中日两军在龙王庙附近遭遇,中国守军冲入敌群,终因寡不敌众,陷入重围,死伤官兵180余名。面对日军优势兵力的进攻,中国守军官兵团结奋战,连续击退敌军进攻。双方激战至7月8日15时50分,日军增调重兵,第29军将士顽强抵抗,日军几次进攻宛平未果。7月8日深夜,中国守军突击队员秘密接近铁路桥,全歼占领铁路桥的日军。7月9日凌晨,第29军收复失地,恢复了永定河东岸的态势。
七七事变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呼吁全民族实行抗战。7月9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等前往庐山会见蒋介石,共商抗日救国大计。7月13日,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会议上,勉励大家随时准备到抗日前线。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共北平地下组织立即组织各界抗敌后援会,发动群众团体开展各项救亡工作。北京民众救亡团体冒着危险赴前线慰劳抗日勇士,各校师生纷纷组织战地服务团准备赴前线效力,市民也踊跃援助前线。各国华侨迅速组织各种团体,或捐输财力,征集药品,或亲自回国参加祖国抗战。卢沟桥中国守军的奋起抗敌,最终演变成一场全民族的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