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成都绵阳多人遭遇“择校”诈骗 虚假承诺诱骗家长

访客 2025-07-07 09:45:51 12409
近日,成都绵阳地区发生多起择校诈骗事件,骗子以虚假承诺诱骗家长,导致许多家长和学生在择校过程中上当受骗,警方提醒,家长应提高警惕,谨慎选择学校,避免上当受骗,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打击此类诈骗行为,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成都绵阳多人遭遇择校诈骗!随着招生季的到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以“有关系”“有指标”为幌子,谎称能帮学生入学,通过收取高额中介费等方式实施诈骗。近日,成都和绵阳的多位家长反映,他们在为孩子办理幼升小、小升初入学时遭遇骗局,损失了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的“择校费”,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成都绵阳多人遭遇“择校”诈骗 虚假承诺诱骗家长

2024年7月,绵阳家长王先生正为孙子的幼升小问题烦恼。他想让孙子去一家私转公立学校读书,在那里只需要付公立学校的费用就能享受私立学校的教育,但进入这所学校只能通过摇号。经朋友介绍,王先生认识了一位姓郑的老板,对方声称不仅能解决上学问题,还能通过“特殊渠道”解决学籍问题。王先生实地考察后,看到郑老板的公司规模很大,办公室豪华,也有营业执照。尽管查询到该公司有一条司法案件记录,但在郑老板的解释下,王先生还是决定信任对方,并签订了《绵阳市内择校咨询服务协议》,约定服务费用7.8万元,承诺办理本校学籍,如未完成则全额退款。

成都绵阳多人遭遇“择校”诈骗 虚假承诺诱骗家长

然而,到了孙子该登记上学的时候,郑老板一直没有发来消息。多次联系后,郑老板以各种理由推脱,直到9月1日孙子本应正常上学,郑老板依然没有解决问题。王先生意识到被骗,立即报警,但派出所以民事纠纷为由未立案。最终,王先生仅追回了2万多元。

同样遭遇骗局的还有绵阳家长喻女士。她的孩子户口在外地,想来绵阳读书只能通过随迁子女入学,但学校是固定的。为了让孩子就读心仪的学校,她看到了郑老板机构的广告,缴纳8.5万元签订协议后,对方承诺办理本校学籍并保证分个好班。但直到其他学生开始军训,喻女士的孩子仍未收到入学通知。最终,她选择报警,得知还有很多家长也上当受骗,最终孩子只能在外地读书,而缴纳的费用仅追回2000元。

据了解,类似的受害者多达数十人,缴纳费用从7.8万元到31万元不等。家长们已组建维权群并向警方提供线索,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成都的一群家长也有类似经历。2023年4月,家长朱某因小孩转学问题结识一蒋姓男子,对方称可以让小孩转学到成都市某小学读书,但要给钱。朱某相继缴纳19万余元后,蒋姓男子发了一张图片显示其孩子已被录取。一周后,朱某再联系对方时,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推脱。朱某觉得被骗,于是报警,期间对方退款10万元,共计损失92050元人民币。

龚女士也有类似遭遇。2024年3月,她经朋友引荐认识了王某某,对方称可以办理小孩入学问题。双方谈好事项后,龚女士通过微信转账2万元给对方。但后来,王某某一直没办成小孩入学事宜,还继续向龚女士要钱。龚女士察觉被骗要求退款遭拒,于是报了案,损失2万元。目前,两案均已由公安机关破获,相关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打击处理。

律师何光飞指出,此类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常以“咨询服务”名义签订合同,实则虚构办事能力,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即使合同约定退款,一旦对方将资金转移,民事起诉也很难执行。心理咨询师马滟建议家长理性看待择校,通过教育局等政府主管部门咨询,走正规渠道,不要轻信社会上的所谓“关系”“门路”。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实行“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政策,任何声称“花钱买学位”“办理学籍”的行为均属骗局。家长们需严格遵循正规招生流程,留存关键证据,避免陷入维权困境。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