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大舞台火了商户营收翻10倍 线上线下联动引爆景区人气
直播大舞台成为商户营收增长的强劲引擎,线上线下联动效应引爆景区人气,商户通过直播平台展示产品与服务,吸引大量观众关注和购买,营收翻倍增长,线上活动带动线下人流,提升景区整体人气和销售额,这种新模式为商户和景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夜幕降临,河北唐山迁安天元谷景区内,泡泡龙大舞台灯光亮起,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准时上演。线上,快手直播间涌入数百万粉丝,弹幕与礼物齐飞;线下,舞台周围人群熙攘,欢呼声此起彼伏。这片曾面临客流窘境的综合旅游目的地,因快手“直播大舞台”模式焕发新生,成为全国“文旅+消费”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7月4日,一场聚焦“直播大舞台带动文旅、提振消费”模式的深度研讨会在迁安天元谷景区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文化馆协会、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迁安市人民政府及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代表与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这一创新模式的成功经验与未来发展。快手直播品类运营中心负责人陈骁在会上宣布,快手将投入专属百亿流量,启动“直播大舞台百城计划”,助力更多城市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线上线下联动,引爆景区人气。“2024年7月转型做直播大舞台,每晚3小时直播夜生活。一年时间,我在快手粉丝突破1408万,累计直播超千场。”唐山泡泡龙大舞台主理人赵长龙分享了他的经历。其舞台的爆火直接带动了天元谷景区60家商户营收显著增长。天元谷旅游度假区董事长阳家军表示:“与泡泡龙团队合作后,景区客流量翻倍增长。新增客流带动商铺租赁率提升8%,酒店在小长假和周末更是频频满房。”景区365便利店张女士的感受更为直接:“自从大舞台开播,日营业额从七八百元猛增至七八千元,增长十倍。”当地网约车司机王师傅也证实,大量外地游客专程前来观看演出,并带动了餐饮、住宿等周边消费。
模式全国复制,文旅新爆款涌现。从去年开始,快手直播大舞台的成功经验正迅速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在河北晋州西曹村,村民尹氏父子打造的“西曹大舞台”首秀即吸引四五万观众,周边自发形成百余个摊位,老馅饼摊日耗面粉百斤,羊肉串摊两月增收十万元,生动诠释了“舞台搭台、经济唱戏”的生态链。在安徽蚌埠,文旅部门、主播团队与当地龙虾企业联手,依托快手平台打造节庆标杆活动。今年5月为期10天的直播吸引1.1亿人次观看,成功将蚌埠双墩文化、淮河风光推向全国,引发网友打卡热潮。河北省文旅厅副厅长王荣丽介绍,目前河北省已常态化运营18个快手“直播大舞台”,涵盖城市与乡村类型,场场线下爆满、线上观众数十万乃至数百万,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直播+文旅”融合新路径。
赋能文旅消费,打造“数字新基建”。与会专家高度评价直播大舞台模式的价值。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张首映指出,快手直播大舞台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室内外场景融合一体,演出主体和观众主体二位一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文旅部门及公共文化场所应积极与快手大舞台做好结合,更好地推动文旅和消费双方面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研究室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冷凇认为,直播大舞台构建了可持续的直播夜经济生态,有效链接周边消费、赋能文旅IP、共享情绪价值、助力城镇消费提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卢晖临则强调,该模式重构了城市公共空间社交功能,通过“物理空间融合数字延伸”,使地方烟火气得以在数字时代延续和升华,为破解城市“千城一面”提供了方案。
快手直播大舞台的蓬勃兴起,标志着直播经济正跨越流量变现的单一维度,蝶变为激活城市文旅消费的“创新型数字新基建”。乘国家促消费政策的东风,这一创新模式正加速向全国城市铺展,不仅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更成为传承地域文化根脉、激活乡村振兴潜能的重要载体,展现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