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最高法要求严惩毒品犯罪 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访客 2025-06-24 14:45:31 81209
最高法强调对毒品犯罪的严厉打击,要求保持高压态势,严惩不贷,这一立场体现了对毒品问题的零容忍态度,旨在通过严厉的法律手段遏制毒品犯罪的蔓延,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人民法院持续对毒品犯罪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对于罪行极其严重、依法应当判处重刑乃至死刑的案件,坚决依法判处。

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介绍了2024年以来人民法院禁毒工作的基本情况及惩治新型毒品犯罪的举措成效,并发布了10件相关典型案例。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35859件,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毒品案件被告人49177人,其中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8332人,重刑率达16.94%,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约10个百分点。2025年1—5月份,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毒品案件被告人14456人,其中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2821人,重刑率达19.51%,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约12个百分点。

各级人民法院始终贯彻从严惩处方针,特别注重依法严惩走私、制造、大宗贩卖毒品等源头性犯罪,以及具有武装掩护毒品犯罪、暴力抗拒查缉等严重情节的犯罪分子。同时,依法严惩毒品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主犯、再犯、累犯和毒主、“金主”、雇主,对其中罪行极其严重、依法应当判处重刑乃至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

典型案例中,罪犯温某鸿对抗执法权威,暴力抗拒缉毒抓捕,罪行极其严重,且系累犯,人身危险性极大,被依法判处并执行死刑。案情显示,2019年10月8日,黄某雄代朋友向温某鸿约购甲基苯丙胺(冰毒)。次日,黄某亦向温某鸿约购甲基苯丙胺。10月9日下午,温某鸿向吴某星购买甲基苯丙胺,吴某星指使吴某校将3包用黑色塑料袋包装的毒品交给温某鸿。温某鸿携带毒品驾车返程行至一高速公路出口附近时,被公安机关设卡拦截,温某鸿驾车闯卡未逞被当场抓获,公安人员在其车内查获甲基苯丙胺3包,净重2997.21克。另查明,案发前半个月,公安机关掌握温某鸿涉毒犯罪线索后曾设卡拦截,温某鸿强行闯卡逃脱。

法院认为,温某鸿以贩卖为目的非法购买甲基苯丙胺,并使用交通工具运输,其行为已构成贩卖、运输毒品罪。温某鸿贩卖、运输毒品数量大,暴力抗拒缉毒抓捕,罪行极其严重,且曾因犯罪被判刑,后被假释,在假释考验期满后五年内又犯本罪,系累犯,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应依法从重处罚。据此,依法对温某鸿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温某鸿已被依法核准并执行死刑。

近年来,一些毒品犯罪分子为逃避法律制裁,不惜铤而走险,采用暴力手段抗拒检查、抓捕,增加了执法人员查缉毒品犯罪的风险,也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此,人民法院坚持“毒品数量+其他情节”的标准,对温某鸿依法从重处罚并判处死刑,当严则严,罚当其罪。这也警示那些妄图以暴力对抗手段逃避法律追究的毒品犯罪分子,切莫心存侥幸、以身试法,否则必遭法律严厉惩处。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