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违法成本,堵住“造黄谣”的嘴
为了有效遏制网络上的不良言论,特别是“造黄谣”行为,必须提高违法成本,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通过加强法律监管和处罚力度,让散播谣言、制造不良信息的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堵住这些行为的源头,净化网络环境,此举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毫无瓜葛的一个人,把我的生活全部打乱了。”吴女士(化名)非常气愤。吴女士是一起“造黄谣”案件的受害人,她称,自己因此得了抑郁症,曾自杀过,家庭和工作也受到影响……吴女士称,2022年7月,她的微信突然陆续有陌生男子添加她为好友,并表示要和她开房。吴女士才发现自己的微信名片和照片都被人发到国外社交平台上,标注不实的虚假色情邀请信息。
吴女士花了一年时间才找到“造黄谣”者,即1993年出生的黄某。报警后,黄某在警方调解下表示愿意赔偿吴女士20万元,但黄某没有履行赔偿。无奈之下,吴女士起诉黄某,广西南宁的一二审法院均判黄某公开道歉并赔偿20万元,但黄某依然没有执行判决,原因是“自己没办法”。吴女士称,她已向法院申请,悬赏2万元征集黄某财产信息。(7月1日红星新闻)
黄某到案后在派出所接受调解(来源:红星新闻)
造黄谣,可谓刀刀见血,刀刀致命。吴女士的控诉,满是愤怒与无奈,也揭开了“造黄谣”受害者的痛苦。黄某对素不相识的吴女士下手,偷照片、发平台、编色情信息,轻描淡写的动作毁掉的是别人的人生。吴女士抑郁了,曾自杀,家庭和工作也受影响了。作为受害者的她,还需要自证清白、要对抗流言、要跟阴影搏斗……
而这些天降横祸不只出现在吴女士一人身上,过往诸多案例中,不少受害者同样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因染粉色头发遭网暴的女生郑灵华为此失去生活勇气,吴女士下楼取个快递就被造谣“出轨”……这些真实发生的悲剧,足以证明“黄谣”是一把极其锋利的刀,无情地刺痛受害者,甚至能轻易地将她们的生活划得支离破碎,身心遭受重创,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更令人憋屈的是——吴女士告赢了,又怎样?钱拿不到,道歉等不到。谁能想到,施害者在调解时笑盈盈地答应赔钱,转头就耍赖。法院判了,他当耳旁风,一脸“无力承担”的嚣张,一副“你奈我何”的嘴脸。
吴女士悬赏2万找黄某的财产,这是无奈,更是呐喊。一个受害者被逼到要靠“悬赏”维权,这耳光扇在黄某脸上,更扇在所有毫无道德底线的人脸上。别再说“忍忍就过去了”。忍,换不来安宁,只会让造谣者更嚣张。
归根到底,提高违法成本才可能堵得住“造黄谣”的嘴,要让每一句污秽的谣言都标上沉重的价格,让“无力承担”不再成为漏网之鱼的借口。执行利剑要出鞘,冻结账户、拍卖资产,让“老赖”黄某们无处遁形。平台失职就得重罚,监管不力就摘牌照。唯有让违法者痛到骨髓,让观望者胆战心惊,才能让“黄谣”的毒舌彻底失声。这不是报复,是对正义最基本的捍卫,是给每个普通人最起码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