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子同一公厕两遭趴地偷窥 屡教不改引争议
女子在公厕遭遇两次趴地偷窥事件,引起社会关注,尽管女子已多次报警并寻求帮助,但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引发公众对公共场所安全的争议,事件凸显出对于公共区域的安全监管仍需加强,并引发对如何保护女性安全的思考。
女子同一公厕两遭趴地偷窥!2025年7月3日,济南某广场的一间公共卫生间内,王女士(化名)遭遇了一名男子透过门板底部缝隙偷窥她如厕的事件。这已是她第二次在同一地点遭遇相同手段的偷窥。
第一次遭遇发生在2025年4月,王女士在如厕时听到可疑的脚步声,却无人使用洗手台。她警觉地用手机拍摄到一名外卖员趴在地上偷窥的画面。报警后双方和解,但管理方未对厕所门板进行改造。
第二次遭遇发生在2025年6月20日,同样的场景重演,这次偷窥者换成了保险公司销售李某。王女士再次用手机取证,李某仓皇逃离,最终被警方锁定并拘留3日。王女士表示,现在不敢一个人上厕所,甚至减少喝水避免外出如厕。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第6项,偷窥他人隐私可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处5-10日拘留。本案中,李某系初犯且未拍摄或传播影像,故按最低标准处罚。但网友质疑,3天拘留是否违法成本太低,如果偷窥者屡教不改,法律能否加重处罚。
事发后,祥泰广场物业采取行动,将厕所隔间门板改为“落地式”,彻底封死偷窥缝隙。
受害者可以采取以下步骤维权:立即取证,拍照或录像记录偷窥者体貌特征和逃跑路线,并要求物业提供事发时段监控录像;报警并要求警方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若警方不作为,可向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依据《民法典》第1032条,起诉偷窥者赔偿精神损失费,司法实践中通常支持3000-10000元。若管理方存在过错,可一并起诉索赔。
王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据统计,2023年全国公开报道的厕所偷窥案超过200起,实际数字可能更高。这场“公厕惊魂”警示我们,女性安全不能总靠自救,社会必须筑起法律与技术的双重防线。每一次沉默都是对犯罪的纵容,如果你也遭遇类似事件,请勇敢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