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基孔肯雅热患者发声 轻症病例为主

访客 2025-07-29 10:46:51 19643
基孔肯雅热患者发声,目前以轻症病例为主,该疾病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大多数病例为轻症,但仍有部分患者病情较重,需要密切关注和及时治疗,针对该疾病,预防措施包括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等,对于已感染的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截至7月24日,广东省佛山市5个区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其中顺德区报告确诊病例3627例,均为轻症病例。广州、阳江、湛江等地也出现了基孔肯雅热病例。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称,基孔肯雅热病毒正在全球多地扩散,已有119个国家报告病例,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

基孔肯雅热患者发声 轻症病例为主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解释了为何此次病毒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传播较快。他表示,中国既往没有过输入性基孔肯雅热引发大流行的案例,对该病的基础免疫力缺失,因此病毒传播会快于其他流行区域。尽管如此,他认为如果及时采取有效迅速的措施,目前南方部分地区仍处于控制疫情的有效窗口期,可以阻止感染风暴进一步形成并防止病毒向周边区域扩张。佛山当地已经对感染患者采取了防蚊隔离措施。

张文宏还指出,人也是该病毒的传染源,通过从人到蚊再到人的传播路径,现代交通的便捷性可以让疾病出现跳跃性的传播。后续的重点是扑灭蚊子孳生地,同时周边地区必须对疑似病人进行密切监测。在疫情过后,应立即展开当地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以明确此次感染覆盖的人群范围和下次再出现新传染风暴的风险。目前来看,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主要是轻症,对症治疗即可。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感染者多为轻症,症状以突然发热和关节疼痛为主,大部分人症状一周内会好转。

建议外出时穿浅色长袖长裤,减少皮肤裸露,并使用含避蚊胺、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液。在蚊虫密度较高时,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水边长时间逗留。外出旅行前应提前查询目的地蚊媒疾病发病情况,准备适当的防蚊衣物和驱蚊剂,选择配备纱窗纱门的住宿场所。若不慎被蚊虫叮咬,要避免过分抓挠而发生感染。外出归来后留意自身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寒战、关节痛或肌肉痛、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说明旅行时间和地点,以尽快得到诊治。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