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基孔肯雅热关节会痛多久 或持续数月
感染基孔肯雅热后,关节疼痛的时间因人而异,通常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该病症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感染,主要通过蚊虫传播,患者感染后可能出现高烧、头痛、肌肉疼痛和关节疼痛等症状,虽然大多数患者的关节疼痛会在一段时间后逐渐缓解,但也有可能反复发作或转为慢性疼痛,对于感染基孔肯雅热的患者来说,及时接受医疗治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非常重要,感染基孔肯雅热后,关节疼痛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不等,需及时治疗和遵循医生建议。
截至7月24日,广东省佛山市5个区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正在佛山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对于今年疫情规模为何会超以往的问题,刘起勇解释称,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了这次疫情超过了历史上几次小的暴发流行。首先是外部环境流行强度高,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已经发出警报,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情况,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病毒输入我国后,由于存在传播媒介——伊蚊,因此进入了本地循环,造成本地疫情的小规模暴发。此外,气候条件特别适合蚊虫繁殖,此次输入的病毒是印度洋流行株,容易被伊蚊传播。
关于感染基孔肯雅热后的症状,刘起勇表示,该病通过媒介伊蚊传播。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人后,病毒在人体内大量繁殖发育,大约1至2天后发病,出现发热、出疹或关节痛的症状。从发病到第六天以及发病前一天这段时间内,蚊虫叮咬人后会被感染,病毒会在蚊虫体内大量繁殖并最终传播给下一个人。
基孔肯雅热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剧烈关节疼痛导致身体蜷曲。据经验,约有20%至30%的人感染后会出现关节痛,大多数症状会在几周到几个月内逐渐消失。但也有一定比例的人症状持续半年甚至一年以上,可能导致劳动力下降和关节活动障碍等后遗症。
对于没有出现确诊病例的地区是否需要加强防护,刘起勇认为,全国大多数地区已经进入蚊媒快速生长和扩散期,没有疫情的地区不必过度担心,一般性防护即可。针对“顺德一村通知全村准时在家点蚊香”的消息,他表示,统一行动确实效果更好。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传染。日常所见的“花蚊子”即为白纹伊蚊成虫,喜欢白天活动,尤其在早晨6点至8点和傍晚5点至7点期间最为活跃。白纹伊蚊属于容器型媒介蚊种,主要孳生在小型积水中。了解蚊虫活动规律并做好防护,有效清理孳生地,可以从源头防控蚊媒传染病。
外出时建议穿浅色长袖长裤,减少皮肤裸露。在蚊虫叮咬高峰期,可以使用含避蚊胺、驱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驱蚊液,并按照说明书使用。蚊虫密度较高时,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水边长时间逗留。外出旅行前可查询目的地蚊媒疾病发病情况,准备适当的防蚊衣物和驱蚊剂,也可使用蚊帐、蚊香等防蚊用品,尽可能选择配备纱窗纱门的住宿场所。若不慎被蚊虫叮咬,要避免过分抓挠而发生感染。外出归来后留意自身健康状况,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说明旅行时间和地点,以尽快得到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