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经济承压下抢先与美签贸易协议 关税挑战引发关注
越南经济面临压力,但仍积极与美国签署贸易协议,此举引发对关税挑战的关注,越南在困境中寻求机遇,希望通过贸易协议促进经济发展,关税问题可能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挑战之一,需要进一步协商和解决,摘要字数在100-200字之间。
7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美越达成贸易协议,越南所有对美出口商品将面临至少20%的关税,并且美国市场将“完全开放”。外界认为这一举措对越南构成了重大打击,尽管最终关税低于最初威胁的46%,但仍几乎是原定11%税率的两倍。越南方面没有确认新的关税税率,仅表示双方已达成“公平、均衡的互惠贸易协定框架”,这给企业带来了进一步的不确定性。
7月15日,特朗普称关税征收将于8月1日开始,并表示与越南的协议基本敲定。上周,越南的许多邻国也收到了白宫威胁提高关税的信函。从8月1日起,泰国和柬埔寨将被征收36%的关税,老挝和缅甸则面临高达40%的关税;马来西亚面临25%的关税,印度尼西亚为32%,孟加拉国为35%,菲律宾为20%,斯里兰卡则为30%。
复旦大学中国周边研究中心主任赵卫华表示,越南作为东南亚的一个重要国家,在“对等关税”压力下成为亚洲国家中最早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这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选择可能产生消极影响。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访问研究员纳蓬·贾图斯里毕塔克指出,越南是继英国之后第二个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这意味着泰国必须加快步伐,否则将在本轮贸易战中输给越南。
此轮由美国向全球加征关税引发的贸易战使东南亚沦为重灾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逐渐改变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经济格局和产业链版图,亚洲国家正在寻找新的贸易伙伴。越南作为崛起中的制造业大国,已成为许多国际大型品牌的重要制造中心。然而,在特朗普政府提出“对等关税”威胁的背景下,依赖出口和制造业的越南经济直面冲击,越南政府非常积极地促成美越达成协议。尽管越南避免了此前46%的关税,但美国也将对通过越南进行“转运”的商品征收高达40%的关税。
专家普遍认为,20%的关税水平对越南来说依然过高,尤其是对于附加值不高的纺织、服装、鞋子、家具和农渔产品等产业。然而,越南之所以暂时接受这一结果,可能是为了利用时间差抢占美国市场,并寻求减少40%关税的可能性。此外,这也是越南“竹子外交”政策的表现,旨在获得美国承认市场经济地位。
对于所谓的“转运”商品拟议关税,专家认为这是一个模糊且常被政治化的贸易执法术语,引发了企业的担忧。虽然40%的转口关税被普遍认为是针对中国,但越南并没有顾及中国感受,也不会承认这就是针对中国。越南强调只要是在越外资企业生产商品符合美国要求的原产地规则,就可能不会被征收40%的关税。
亚洲国家纷纷面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压力。柬埔寨政府曾于7月4日宣布,柬美双方已就一项贸易协议框架达成一致。缅甸领导人敏昂莱也致信特朗普,要求将缅甸关税税率从40%降至10%至20%。印尼总统普拉博沃有可能亲自会见特朗普,讨论关税问题。泰国企业界正积极自救,启动数据收集工作,为政府与美方的关税谈判提供支撑。
在美国政府高层的声音中,越南似乎成了各个主要贸易国家要效仿的对象。尽管越南同美国达成了“止损”效果的关税协议,但如果其他东南亚国家获得比越南更优惠的关税政策,越南可能会进一步寻求与美谈判,希望获得对自己更有利的条件。面对即将到来的美国新税率,亚洲国家纷纷投入应对准备,寻找新的贸易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