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典礼上校长配合学生互动 花式宠学生成亮点
在毕业典礼上,校长配合学生互动,展现出花式宠学生的温馨场面,这一亮点不仅彰显出学校对学生们的关爱,更体现了教育的人文关怀,校长通过与学生们的互动,让毕业生们感受到特别的荣誉和尊重,同时也传递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一活动不仅是对学生们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毕业典礼上校长配合学生互动 花式宠学生成亮点!毕业典礼上的校长花式宠学生,给这一届的毕业生带来了独特的仪式感。
近日,63岁的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在毕业典礼上连续14个小时为近3000名毕业生统一拨穗。从清晨到深夜,从本科生到硕博毕业生,孙校长全程陪伴。面对学生们的各种要求,他有求必应:陪大家搞怪合照、花式比心、拉彩带,还会亲切地问询聊天。网友感慨:“校长眼里没有上班的疲惫,全是对学生的爱。”
同样走红的还有河北农业大学的毕业典礼。学生们邀请校长共举“硬核奖状墙”,还晒“结婚证”让校长见证爱情,变成“人肉背景板”的校长全程微笑配合。三峡大学2025年毕业典礼上,学生邀请校长共举饮料向青春干杯,校长对这些可可爱爱的流程也是越来越熟练。
这些“花式整活”现场不仅让学生们感觉仪式感满满,也让围观的网友乐在其中。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毕业典礼通常是庄重甚至有些刻板的,但校长们的超长时间坚守、有求必应的配合、搞怪可爱的合照以及横幅彩带营造的氛围感,让流程摆脱了以往空洞的形式,获得了新的、基于真实互动的情感生命力。
对校长们而言,为毕业生拨穗合照只是他们日常事务的一部分。但对每位毕业生来说,即便上台不过几十秒,却足以算得上是他们的人生时刻之一。校长愿意以更真诚、平等、有爱的态度参与学生们的高光时刻,看到年轻世代对情绪共鸣和体验价值的重视,这本身就是一场珍贵难得的教育仪式。
大学教育本身是包容和开放的,但也包含一定程度的“规训”。毕业典礼上的“显眼包”行为像是微小的“越界”,学生们愿意在人生重要节点上大胆释放自己独特的个性。那些或搞怪或充满意义的互动,都是学生们想在这场集体仪式上刻下自己的独特印记。高校的配合也传递出尊重并接纳每个独一无二个体的信息。
毕业典礼之后,大部分学生将离开学校,走入社会、踏上职场。在未来可能会遇到的迷茫时刻,毕业典礼上那些意义深远的致辞、温暖的拥抱以及与校长真情互动的瞬间,会成为无形的力量,化作一种激励。在情绪价值被频繁提起的今天,这些瞬间的珍贵之处远不止于典礼现场的欢笑与感动。
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在毕业典礼上的一段致辞提到:“我们需要一份趣味,作为自我确认、对抗异化的精神盾牌,需要实现一种情绪价值,在工具理性中守护生活诗性。惟其如此,人才是人,有趣的人。”学生们愿意“闹”,校长们愿意“宠”,网友们愿意看,正是因为这种有趣、温暖和诗性承载了人们理想中好大学的模样。这份珍贵的仪式感值得被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