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子出局、后妈上位,浙商巨头杉杉股份走进传承悲剧 家族内斗引爆商界风波
杉杉股份面临家族传承悲剧,太子出局,后妈上位,引发家族内斗,这场纷争在商界引起轩然大波,作为浙商巨头,公司传承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当前,公司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权力争夺,家族成员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不断激化,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场纷争不仅关乎公司内部的权力斗争,更关乎着整个商业圈层的稳定和发展。
太子出局、后妈上位,浙商巨头杉杉股份走进传承悲剧 家族内斗引爆商界风波!一场没有遗嘱的猝然离逝,引爆了近年来中国商界最惨烈的家族内斗。短短两年间,杉杉股份市值蒸发超过200亿,最终滑向破产重整深渊。6月,宁波中院一纸强执令落下:郑驹持有的最后181万股股票被悉数清空。这位曾被寄予厚望的“90后接班人”,彻底告别父辈江山,更沦为失信被执行人。继母周婷虽暂掌危局,却难挽狂澜,若无法在短期内引入战投资金,这座矗立了36年的民营王国恐难走出危局。
创始人郑永刚早就对企业传承风险有高度警惕:“企业是有周期的,如果固守不变,最后只能败掉,只能白发人送黑发人。”但他可能没想到自己的企业会走入这样的周期。
2023年2月10日,上海黄浦江畔的杉杉控股总部大楼气氛凝重。当日,杉杉集团创始人郑永刚在日本因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享年65岁。一年多前,杉杉控股总部迁入这里时,郑永刚曾满脸自豪地宣布这栋楼承载着他自1989年创办杉杉以来的梦想。此时,谁也不会料到,不到一年,这座象征荣耀与权力的新总部大楼即将见证噩耗与噩梦。
郑永刚走得突然,未留遗嘱,也未做任何身后安排,杉杉系原有的权力平衡因此被瞬间打破,并陷入混乱。郑永刚一手栽培的接班人是他与前妻所生的次子郑驹。郑驹自英国留学后进入杉杉集团,在父亲庇护下逐步积累实权。郑永刚去世后的第二个月,郑驹在集团董事会以全票当选为董事长,顺利“接班”。
然而,就在当天的董事会现场,一个熟悉而意外的身影打破了原本顺畅的传承剧本。郑永刚的遗孀、80后财经主播周婷突然现身会场。周婷言辞激烈,要求推迟选举程序,并质疑会议合法性。“继母突袭董事会”的剧情很快在社交媒体上炸开锅,杉杉家族原本的低调传承计划被彻底撕裂,首次以戏剧化的形式曝光在公众视野。
周婷,艺名“慰笛”,拥有浙江大学与长江商学院EMBA双硕士学位,先后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第一财经频道工作,是上海财经媒体圈的熟面孔。2014年,周婷与郑永刚在《民企在上海》节目中结缘,2017年两人正式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对龙凤双胞胎和一个儿子。董事会当天,周婷以三名未成年子女法定监护人的身份出现在会场,质疑股东大会合法性,并随后向法院提起诉讼,冻结了控制杉杉控股的关键平台宁波青刚51%股权。
尽管周婷此次干预并未阻止郑驹的董事长任命生效,但权力之争的硝烟已然弥漫。短短一个月后,周婷再度出招,对郑驹发起新的法律行动,申请冻结杉杉系重要资产,并开始谋求董事会席位。虽然郑永刚生前多次表示公司肯定要儿子接班,但口头托付在法律面前就是空口无凭。这场关于权力与继承的家族豪门战,正式进入白热化。
1989年5月,年仅31岁的郑永刚临危受命,接手濒临倒闭的甬港服装厂,也是杉杉股份的前身。他迅速砍掉低效业务,调整生产线,创立“杉杉”品牌,并喊出“中国西服第一品牌”的口号。更重要的是,他敢赌,也敢投。在品牌尚未打开市场的初期,郑永刚就借款3万元启动全国广告投放计划。一句“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的广告语,让“杉杉”很快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服装品牌,年销售额火箭式上升。
1996年,杉杉股份在A股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两年后,杉杉品牌市占率超过37%,稳坐国内服装头把交椅。郑永刚认为单一依赖服装不足以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新的方向是新能源材料。上市第三年,杉杉股份大胆跨入新能源材料领域,布局锂电池负极材料。郑永刚赌对了。2013年,杉杉股份的锂电材料业务收入首次超过传统服装业务,成为公司真正的增长引擎。随后,杉杉加快转型步伐,将传统服装业务逐步剥离,把资源持续向新能源倾斜。
2016年,杉杉股份切入光伏领域。同期,“杉杉品牌”分拆在香港上市,集团主力全面向新能源材料聚焦。2020年,郑永刚又主导了杉杉的第三次战略跨界,以11亿美元收购LG化学旗下偏光片业务。经过深思,他还是出手了。理由是摆脱中国高端光学长期受制于人的困境,彼时全球偏光片产业主要由日韩企业垄断;二为背后的商业价值。次年,杉金光电成立,一举登顶全球最大偏光片供应商,市占率超40%。
杉杉帝国迎来巅峰时刻:2021年营收狂飙至207亿,同比暴增152%;归母净利润暴涨2320%至33.4亿。一时被誉为“民企转型教科书”。然而,巅峰之下暗藏杀机。巨大的成功也为帝国的崩塌悄然埋下了种子。偏光片项目高举高打、收购成本高企,却赶上了全球电子消费品市场周期下行,产能过剩、价格下滑接踵而至,造成巨额亏损,成为公司的资金黑洞。与此同时,公司的融资策略也越走越激进。为支撑大规模扩张,杉杉采用“短贷长投”模式,频繁通过高杠杆维持现金流运转;表面看净利润高,实则现金流持续为负。
到了2023年初,杉杉股份虽依旧坐拥两大核心业务——锂电负极材料与偏光片,但负债率高、经营现金流和融资结构已现疲态。就在这一节点,命运给了公司最沉重的一击:郑永刚突然离世。
经过首轮博弈,2023年5月,周婷正式进入董事会。表面上“继母与继子”达成和解,但暗地里双方理念与利益的冲突、对立愈发激烈。郑驹坚持杉杉股份应以先进制造为基础,继续押注锂电板块,公司全球化布局也应再进一步。周婷则强调“收缩防守”,主张暂停所有非核心投资,优先稳住现金流。决策分歧之下,公司陷入“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内耗漩涡。
2023年,杉杉股份营收降至190亿元,净利润萎缩至7.6亿元。母公司杉杉集团更是出现1.4亿元亏损。进入2024年,企业财务进一步恶化:贷款、债券频繁违约,被多家银行与合作伙伴诉诸法律。这一年,杉杉股份遭遇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业绩出现大幅下滑。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05%,归母净利润亏损3.67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7.68亿元。
据多位接近杉杉高层的人士透露,郑驹对于管理危机四伏的杉杉已经意兴阑珊,真正兴趣已转向其私募基金及海外投资项目。一位内部员工坦言,郑驹太年轻了,集团太大,风浪太急,他压不住局面。业内共识认为,郑驹未能在继承初期树立威信,加速了集团债务危机的连锁爆发。
2024年11月,杉杉权斗迎来高潮。郑驹以“工作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周婷正式接掌杉杉控股与集团双重董事长职务。她在交接声明中表示将团结一致,带领杉杉奋力前行。但此时的杉杉已是满目疮痍。
2025年1月,法院冻结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股份,杉杉集团被正式申请破产重整。2月底,宁波市鄞州区法院裁定其进入重整程序。6月,宁波中院对郑驹所持181万股杉杉股份实施司法强制执行,拍卖清零。郑驹也因此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昔日“豪门太子”彻底跌出牌局。与此同时,知名投资者魏巍以8.42元/股的均价竞得1300万股股份,杉杉控股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降至26.36%。创始家族对公司的控制权由此被大幅稀释。
杉杉的破产重整面临三重危局:巨额债务短期偿债压顶,业务造血乏力主营业务萎缩,控制权争夺仍未止息。2025年盛夏,杉杉控股总部大楼依然伫立于黄浦江畔。面对媒体追问,周婷哽咽回应,杉杉走到今天她真的很遗憾,已经尽全力了。虽然她仍坚称杉杉不放弃,不躺平,但外界愈发怀疑,不躺平又能怎样?
这场跨越两年的传承风暴终以两败俱伤收场。杉杉的悲剧也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传承危机的又一案例。数据显示,未来10年中国将有超过300万家民企面临代际更替,而“口头托付”“无遗嘱安排”式的郑永刚困局仍在无数企业中悄然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