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滴年内1000辆车将亮相 自动驾驶商业化加速
滴滴将在年内推出约一千辆自动驾驶车辆,标志着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这一举措预示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即将到来,有望为交通出行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滴滴此次行动展现了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和决心,也预示着未来的交通出行将更加便捷和安全。
滴滴年内1000辆车将亮相 自动驾驶商业化加速!自动驾驶技术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滴滴自动驾驶宣布,2025年将在国内多个城市投放超过100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并逐步扩大商业化运营规模。这一进展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技术正式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未来出行方式即将迎来革命性变革。
自2020年独立运营以来,滴滴自动驾驶已在包括上海、广州、北京、武汉在内的11座城市部署了超3000辆L4级自动驾驶测试车,累计测试里程突破80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000圈。在上海嘉定和广州南沙等区域已实现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试运营,日均完成订单超10万单,车辆在复杂城市道路下的接管率降至0.1次/千公里,技术成熟度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根据最新规划,滴滴自动驾驶将在2025年底前投放100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并逐步向二线城市扩展。这些车辆将采用滴滴与广汽、比亚迪等车企联合研发的新一代L4级自动驾驶车型,成本较初期下降60%,具备全天候运营能力。滴滴自动驾驶CEO张博表示,2025年是滴滴Robotaxi规模化运营的关键一年,这意味着自动驾驶技术正式从测试走向商业化,未来3-5年将是爆发期。
滴滴的长期目标是在2030年前部署超过100万辆自动驾驶车辆,占其平台总运力的30%以上。计划分阶段推进:2027年完成10万辆无人车部署,覆盖50座城市;2030年实现100万辆自动驾驶车运营,全面进入“无人驾驶+共享出行”时代。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自动驾驶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4年,《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正式实施,为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提供了政策保障。与此同时,滴滴与百度Apollo、华为等科技企业合作,在高精地图、车路协同(V2X)、AI算法等领域持续突破,进一步降低技术成本。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将带来更便宜、更安全、更高效的出行体验。无人出租车运营成本比传统网约车低40%,未来打车费用可能大幅下降。自动驾驶可减少90%以上的人为事故,提升道路安全;共享无人车还能减少30%的城市拥堵,优化交通资源。业内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相关产业链规模将突破万亿级。滴滴的快速布局不仅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还将深刻改变每个人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