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食谱上新!190多种“太空餐”已送达 家常美味飞天际
航天食谱更新,超过190种太空餐已送达宇航员手中,家常美味在太空中绽放,这些太空餐不仅满足了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营养需求,还带来了家的味道,让他们在遥远的太空中感受到温暖和关怀,这些太空美食的研发标志着人类在太空探索中的又一进步。
北京时间2025年7月15日5时34分,搭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当天8时52分,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
此次天舟九号运送的物资中,航天食品占了很大比重,航天员的太空菜谱上也新增了多种菜品。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刘微介绍,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上行的航天食品总量超过1.5吨,种类达到190多种,其中副食增加了20多种,总数达到了90多种。新增的菜品包括麻婆豆腐、番茄鸡蛋、清炖马蹄等家常菜。这些菜品经过技术攻关和工艺改进,能够保持原有的质构、色泽、风味和营养,送上了航天员的太空餐桌。
研究人员不断创新和优化航天食品的生产工艺,实现了从最初的一口式、牙膏式食品到现在主食、副食、即食、调味品甚至新鲜果蔬的突破。随着航天员队伍不断壮大,更多菜系也开始纳入航天食品的整体设计中。刘微表示,航天食品的目标是让航天员在太空中也能品尝到人间烟火气。
这次随天舟九号还上行了23项科学实验物资,总重量近780公斤。其中一个重要的实验项目是在微重力环境下研究骨骼肌前体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寻找克服肌肉萎缩的新途径。这项实验将揭示空间环境导致肌肉萎缩的分子机制,为抵抗肌肉萎缩找到新的应对策略。
此外,还有一项关于类器官芯片的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验,旨在探究空间特殊环境对人体血脑屏障及脑功能的影响。该实验将利用问天舱生物技术实验柜,开展基于类器官芯片的研究。通过构建微型脑类器官模型,可以模拟人脑的复杂微环境和对外界刺激的响应,为航天员在太空中长期驻留作业提供健康风险预测与干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