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测11款“捏捏乐”玩具,全部检出甲醛 安全隐患引担忧
近期对11款“捏捏乐”玩具进行实测,结果令人担忧,所有检测样品均含有甲醛,这些玩具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儿童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呼吁消费者谨慎购买,并关注玩具安全标准,以保障孩子的健康与安全。
软萌造型、随意揉捏的“捏捏乐”玩具近年来迅速席卷青少年市场。学校周边超市常常售罄,电商平台月销量破万,单价仅1-5元的“平价快乐”让其成为中小学生的宠儿。
然而,热销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消费者投诉集中爆发,如“刺鼻气味熏得头疼”、“标注食品级硅胶却像化学品仓库”、“散味半年仍呛人”。更令人担忧的是,多数产品缺乏生产厂家信息,沦为“三无产品”的重灾区。
央视新闻近期曝光的深度调查显示,随机抽检的11款“捏捏乐”中,全部检出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质。部分产品的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高达30000微克每立方米,相当于新车未通风环境的数倍。此外,90%的产品缺乏生产信息,部分甚至存在小部件易脱落的风险,埋下窒息隐患。
其中,5款产品的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超过10000微克每立方米,最高接近30000微克每立方米。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总挥发性有机物的限值为600微克每立方米,木质玩具中总挥发性有机物的限量应小于300微克每立方米。部分产品超标近50倍。长期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可能损伤呼吸系统和免疫系统,对儿童发育尤其有害。
甲醛和甲苯会刺激呼吸道、影响免疫系统,而邻苯二甲酸酯通过呼吸道、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后,可能干扰内分泌系统。儿童因代谢能力较弱,风险更高。
检测还发现两款产品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超标。国家强制标准GB 6675规定,玩具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不能超过0.1%,但其中一款超过了标准要求的26%。这类物质具有生殖毒性,儿童长期接触可能引发性早熟。
更为危险的是,90%的产品存在小部件易脱落的问题。拉力测试显示,玩具配件可被轻易拽下,一旦被儿童误吞,可能导致窒息。这些隐患对低龄儿童构成即时威胁。
识别“有毒”捏捏乐的方法包括:查看标签信息,正规产品应标明厂家、执行标准和质检报告;闻气味判断,刺鼻异味是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的典型特征,建议优先选择无味或淡香产品;认准认证标志,查询产品是否通过GB 6675(《玩具安全》系列标准)认证,尤其关注邻苯二甲酸酯限值;警惕低价陷阱,1-5元的“校园周边爆款”多为三无产品,建议选择品牌渠道销售的高价替代品。
如今类似“捏捏乐”的玩具层出不穷,玩具生产者应把好质量关,相关安全标准也需紧跟产品创新步伐,及时覆盖安全细节,确保每一款带来快乐的玩具都是安全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