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城管进社区破解小区顽疾 多举措整治违法行为
上海城管深入社区,采取多项举措整治小区内的顽疾和违法行为,通过加强执法力度、开展联合行动、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小区内乱倒垃圾、乱搭乱建、乱停车辆等常见问题,城管部门积极回应居民关切,加强巡查和监管,维护了小区的环境秩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此举得到了居民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共同营造了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
住宅小区里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如违法搭建、破坏承重墙、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占绿毁绿、群租等,令很多市民烦恼不已。今年以来,上海城管执法部门聚焦这些“急难愁盼”问题,通过专项整治和源头防控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执法力量下沉至最小治理单元,严打住宅小区五大类违法行为,并深化“城管进社区”制度。
在闵行区虹桥镇,城管执法中队接到投诉,反映某小区居民装修时疑似破坏承重结构。经过多次短信和上门沟通,房门终于打开,承重墙被恢复如初。业主起初拒绝配合,但执法人员通过多方调查走访,最终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浦东新区上钢新村街道,一处房屋装修破坏了多处承重墙,经过执法人员的努力,最终得以修复。
除了追责破坏承重墙的行为,城管执法部门还通过多种手段遏制住宅小区新增违建。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的一起案例中,一处正在搭建的阳光房框架被迅速拆除,从发现到拆除仅用了24小时。
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增长,私拉电线充电、室内充电及违规停放等乱象频发。徐汇区城管执法部门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纳入专项执法行动,严查违法行为。通过普法宣传和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有效提升了巡查覆盖率与处置效率。
守护家园的“绿色”也是城管工作重点之一。松江区永丰街道处理了一起底楼住户破坏绿化案件,当事人最终补种了绿篱。浦东新区惠南镇的一个本地回迁小区,部分居民将绿化带变为菜园,城管队员通过普法活动和联合整治,恢复了小区绿化原貌。杨浦区长海路街道的一名业主擅自占用绿化带并固化,经过普法后,当事人敲除硬化地面,并补撒草籽。
今年3月,上海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制订印发《2025年住宅小区环境秩序专项执法行动方案》,针对市民反映集中的五大类、50个住宅小区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执法。全市各级城管执法系统各单位积极开展综合治理,依法查处大量违法违规案件。此外,城管执法部门加强与房管部门的协作,提升管理执法效能,并会同市住建委等部门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联合检查,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