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税扰动又起 金价多空拉锯 市场避险情绪再起
近期关税问题引发市场波动,黄金价格受到多空双方拉锯影响,市场避险情绪再度升温,投资者对黄金等避险资产的关注度上升,关税扰动带来的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寻求避险途径,黄金市场受到关注,市场走势仍面临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谨慎决策。
新关税政策实施后,市场避险情绪再次升温。7月11日,黄金价格短线走高,收报3370美元/盎司,涨幅达1.34%。当周COMEX黄金期货价格连续三天上涨,在3300美元/盎司附近高位震荡。
分析人士认为,不确定性溢价重新回到市场,黄金正获得避险买盘。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反复冲击市场,导致预期不断被消化,黄金价格因此出现波动。
花旗此前发布报告提示短期波动风险,指出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已经提前反映在金价中,甚至可能过度反应。随着降息预期逐渐兑现,黄金的上涨动力将减弱,价格可能回落。预计第三季度金价将在3100至3500美元/盎司之间盘整。
近期金价在3300美元/盎司上下波动剧烈。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数据,截至7月1日当周,投机者所持COMEX黄金净多头头寸增加6213手至136697手,创11周新高。到了7月8日当周,投机客减持COMEX黄金期货和期权净多头头寸1855手,至134842手。
今年上半年,由于关税风险,金价一度创下历史新高,伦敦金曾站上3500美元/盎司,年内最高涨幅约28%。当前黄金在经历了投机炒作后,进入区间震荡阶段,二季度以来,金价整体处于盘整状态。
技术面上,纽约黄金期货价格冲高后遇前期高位3500美元/盎司附近回落,受到60日均线支撑反弹,短期内延续震荡调整。只要价格没有有效跌破3200美元/盎司,黄金仍处在震荡上涨的大趋势中。
中信建投期货贵金属分析师王彦青认为,前期黄金市场已消化贸易摩擦的影响,政策带来的扰动越来越有限。但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市场风险偏好整体降低。
央行购金也在持续,中国人民银行于7月7日公布数据,截至6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规模达到7390万盎司,较5月末增加7万盎司,这已是连续第8个月增持黄金。全球范围内,各国央行已连续15年净购入黄金。瑞银的一份调查显示,未来一年内,全球央行没有削减黄金储备的计划,超过三成受访者计划增持黄金持仓量。
除了央行购金趋势延续,在此轮金价上涨周期中,机构对黄金配置也显著增长。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纷纷加码“黄金+”产品,普遍配置黄金的比例为5%~10%,个别产品黄金配置比例达到30%。世界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配置黄金ETF的FOF产品数量近4年持续保持翻倍。截至2025年上半年,持有黄金的FOF基金数量达到234只,超过2024年全年的192只,对比2021年的20只,增长超过10倍。
尽管过去两年金价涨幅超过大部分主流金融资产的回报,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能享受上涨的可能不多。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CEO王立新表示,过去20年黄金年化收益约10%,在10年和5年维度同样跑赢多数主流资产,金价屡创新高最大的挑战在于投资心理和行为能否稳住。
短期内,金价上行动能减弱,那么现在还能将黄金作为底仓来配置吗?交易人士称,“黄金+”结构的优势在于长期配置,与短期价格博弈相比,黄金的稳定性可以提升资产配置组合的抗风险能力。特别是在当前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黄金能够有效对冲权益资产的波动性。
此外,特朗普各类政策(特别是关税)的不确定性将继续推升黄金的避险需求,地缘冲突风险带来的溢价或持续。美国债务规模不断膨胀,从2020年到2024年期间增长了13万亿美元,增幅高达56%。全球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信心下降,黄金避险功能凸显。
永赢黄金股ETF基金经理刘庭宇分析称,中长期来看,黄金价格驱动逻辑不变,即美元、美债信用走弱趋势下,金价获得支撑。随着美国关税不确定性和赤字率上行,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剧,市场持续增加黄金资产配置的趋势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