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雪录节奏提档引发热议 “中式恐怖”与“血色悬疑”的核心调性
《朝雪录》节奏提档引发广泛热议,这部作品的核心调性融合了“中式恐怖”与“血色悬疑”,深受观众喜爱,剧情紧凑,节奏明快,同时又不失对恐怖元素的细腻刻画,展现出独特的东方恐怖美学,作品中紧张刺激的悬疑情节与恐怖氛围的营造相得益彰,令人沉浸其中,引发观众持续热议。
7月11日,爱奇艺古装悬疑剧《朝雪录》突然宣布提档,将原定于7月16日的首播日期提前至7月13日,这一调整引发广泛关注。粉丝们惊喜不已,业内也对暑期档剧集竞争策略展开了讨论。
作为今年备受期待的古装探案剧,《朝雪录》的提档背后是平台对市场的精准判断还是对自身质量的自信?提档公告以“雪夜追凶”主题海报形式发布,深蓝色背景中飘落的雪花与红色枫叶形成强烈视觉对比,暗示着剧集“中式恐怖”与“血色悬疑”的核心调性。公告文案“三日之约,雪落见真”简洁有力,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三位,话题阅读量在12小时内突破3亿。
爱奇艺剧集中心负责人表示,提档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做出的决定,预约用户中大部分表示希望尽快开播。然而,业内普遍认为,此举是为了避开与迪丽热巴主演的《枭起青壤》正面碰撞,同时抢占学生放假后的第一波流量红利。提档后,该剧预约量激增50万,达到252万;抖音相关话题播放量突破8亿,其中#朝雪录提档#话题贡献了3.2亿播放量。
《朝雪录》改编自潇湘书院热门小说《权宠之仵作医妃》,讲述大理寺卿之女秦莞化身仵作,与世子燕迟联手破解连环奇案并为父昭雪的故事。剧集的最大创新在于将“女仵作”这一稀缺职业设定与中式恐怖美学结合。从已发布的物料来看,剧中八个单元案件各具惊悚特色,如“无头新娘案”和“枯井沉尸案”。导演李慧珠强调,他们通过光影、音效和民俗符号营造深入骨髓的寒意。
主演阵容也是剧集一大看点。李兰迪饰演的秦莞打破古装剧女主套路,验尸时冷静犀利,推理时逻辑缜密。敖瑞鹏则塑造了“武力值拉满”的世子燕迟,两人组合被网友称为“古装版福尔摩斯与华生”。
在古装剧同质化严重的当下,《朝雪录》试图通过“探案+权谋+女性成长”的复合类型实现突围。剧集采用“单元案+主线”结构,每个案件既独立成篇又暗线相连,最终指向牵扯皇室的“晋王冤案”。这种叙事方式既满足了观众对强情节的需求,又构建了庞大的世界观。
数据显示,该剧预约用户中30-39岁男性占比达42%,显著高于一般古装剧,印证了悬疑元素对男性观众的吸引力。剧中秦莞“不为情爱折腰,只为真相低头”的独立人设也契合当代女性观众对“大女主”的新定义。
尽管市场反应热烈,但提档也引发部分观众对剧集质量的担忧。有网友发现,原定36集的剧集在备案公示中变更为34集,疑似为赶档期删减内容。业内人士透露,古装剧后期制作周期通常需要4-6个月,而《朝雪录》从杀青到开播仅10个月,已属快速。突然提档可能压缩后期时间,对特效、剪辑等环节造成压力。此前预告片中的“无头新娘”CGI效果曾被吐槽“略显廉价”,加剧了观众对制作水准的疑虑。
平台与制作方迅速回应争议。制片人在微博发文称,提档绝不会牺牲质量,删减的两集是前期铺垫内容,正片节奏会更紧凑。同时放出主演的杀青特辑,展示剧组对仵作工具、验尸流程的考据细节,试图挽回信任。
《朝雪录》的提档风波折射出当下影视行业的生存焦虑与创新突围。在流量竞争白热化的暑期档,一部剧集的命运往往系于档期选择、类型创新、品质把控等多重因素。对于观众而言,能否凭借扎实的剧情和精良的制作成为真正的“暑期档黑马”,还需等待7月13日开播后的市场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