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私会外国人被拍不雅视频遭开除 校规与道德争议
近日,有学生因私会外国人并被拍摄不雅视频而被开除的事件引发关注,该事件引发了关于校规与道德的争议,涉及学校处理学生不当行为的合理性以及个人隐私和道德规范的界限,关于此事的讨论仍在持续,涉及多方观点和利益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21岁的女生李欣莳被大连工业大学开除,原因是违反了学校相关规定。事件起因是2024年12月16日,李欣莳在上海观看CS:GO赛事期间,与37岁已婚乌克兰退役电竞选手Zeus发生了关系。双方当时都处于非单身状态,李欣莳有男友,Zeus有家庭。事后,Zeus将私密照片及视频发布到粉丝群,并称中国女性为“easy girl”,导致信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大连工业大学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第六款及校内规定第十九条第六款:“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有损国格、校誉”,拟给予李欣莳开除学籍处分。校方曾尝试多种方式送达处分告知书未果,最终于2025年7月8日发布公告送达。
这一事件本质上是一起私德行为因隐私泄露升级为公共事件,暴露了校规适用性、性别平等及跨国维权的多重矛盾。虽然校方的处分基于现有制度,但公众更期待对侵权者Zeus进行追责,而非单方面惩戒李欣莳。舆论中既有理性讨论也有网络暴力。
学校处理的依据是《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第十九条,明确“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有损国格、校誉”可给予记过以上处分。这规定看起来严格,背后可能有更深层的考量——毕竟Zeus已婚且公开炫耀,这种行为确实容易引发争议。
李欣莳事件的核心在于大连工业大学学生因与乌克兰电竞选手Zeus的不当行为被开除学籍,涉及道德、校规及舆论争议。有人认为,大学生的私人行为是否该上升到“损害国格”的层面值得讨论。一些网友表示,这个女孩的私生活混乱仅涉及道德层面,与法律无关,为何要开除她而不是追究Zeus的责任。
假如李同学因为受不了舆论压力而退学可以理解,但学校主动采取措施,在处境艰难的学生头上雪上加霜,使情况更加恶化。按同样逻辑,学校教育出了这样需要被开除的学生,学校领导是否也需要承担教育无方的责任呢?李欣莳与Zeus的事情,女方的男朋友甚至帮她攒钱去见偶像,没想到最终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